大國大民:王誌綱話說中國人(繼林語堂《吾國與吾民》之後又一部寫透中國國民性的力作。《吾國與吾民》讓外國人讀懂中國人,《大國大民》讓中國人讀懂中國人)

路在何方?

字體:16+-

湖南朋友多有政治情結,每每見麵,他們多津津樂道於政軍兩界有多少湖南人之類的話題。畢竟湖南一向有此資本,晚清全國二十二個省,十個省督撫是湖南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政軍兩界的大員也很多。然而近幾年來,這個話題卻說得少了,想來和湖湘人才青黃不接、局勢進退失據不無關係。

的確,湖南人麵臨著有些尷尬的局麵:湖南經濟不差,但也不算好;風流人物的寶座早已旁落,但又不怎麽甘心。

麵對湖南的沉寂,有人分析說:從天時上來講,國家承平日久,既無入侵也無內戰,湖南人最拿手的打仗功夫無用武之地;從地利上來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推行外向型經濟,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的差距日益擴大,深處內陸的湖南已經無法繼續開風氣之先;從人和上來講,慣出領軍人物的湖南,也一代比一代邊緣化,其帶動效應也日趨式微。最終得出結論:湖南人適合掃天下,不適合治天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湖南人的輝煌到頭了!

真的是這樣嗎?我看未必。

首先天時一說就不成立。雖說“無湘不成兵”,但湖南人也不是天生會打仗,靠的還是骨子裏的血性和家國天下的情懷。從古至今,戰亂不休,也不見湖南人有多大聲響,直到晚清才冒了出來,所以,說到了和平年代湖南就落寞,顯然有問題。

至於地利說,倒有一定道理。湖南深居內地,的確機會相對少,但架不住湖南人往外闖得勤。從20世紀50年代初“八千湘女上天山”,到改革開放後大批湖南人走天涯——下廣東、闖深圳乃至過海峽,全國各地都有湖南人的身影。

一位在深圳政府工作的朋友告訴我,深圳常住人口有2100萬左右,其中外地人有1200萬,湖南人就占了350萬,四個外地人中就有一個湖南人,簡直就是湖南省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