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

痘疹流行子先殤

字體:16+-

曹雪芹在北京西郊的小山村裏一住十年,生活困頓自不必不說,有時甚至還要受官兵的氣,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幸虧《紅樓夢》的初稿是早已完成了的,現在所要做的主要是一些增刪修補和進一步完善的工作。否則,曹雪芹一邊要為生活奔忙,一邊又要靜下心來撰寫長篇小說,實在是有點兒勉為其難了。

更何況,由於長期的生活困頓,又常常熬夜寫作,曹雪芹的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眼看著慢慢地就垮下來了。偏偏流年不利,北方地區連著兩年雨澇,到處鬧洪水災害。天災加上人禍,真弄得有點兒民不聊生了。

進入乾隆二十八年(1763 年),老天像是有意與人作對,正好與往年反了個個兒,這回像是再也無雨可下了。一開春便是大旱,春播春插都進行不了!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種不是什麽都得不著嗎?

這下子,連皇帝也急啦!但那時又沒有人工降雨的科學辦法,唯一的舉措就是向天禱雨。這是一種封建迷信的求雨方式,雨是人能叫得來的嗎?

另外,就如敦誠詩中所記載的情景:蠲詔無虛辰,常平百萬石,度支千萬緡。

拿出國庫中的那麽多錢幹什麽呢?開粥廠賑濟災民。但真正能到老百姓腹中的東西又能有多少,倒是給貪官汙吏帶來了一個中飽私囊的好機會。總之,物價飛漲,糧米變成了珍珠寶貝,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苦得沒法過了。

清朝有位名叫蔣士銓的詩人,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是時饑民去鄉邑,十室已見八九扃。

這是說那時候的饑民背井離鄉,十戶人家有八九家關門落鎖去外地逃荒要飯去了。

這種年景,對本來就處在困境中的曹雪芹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生活艱難不說,他的心情也更惡劣了。這兩者合在一起,就使他原來就垮掉了的身體更加衰弱,精神也日漸委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