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

獨尊儒術思想

字體:16+-

漢武帝16 歲登基,麵對先輩的豐厚遺產,他希望把政權集中在皇帝之手,幹一番大事業,而新儒學正符合他的要求。於是,他在登基後做的第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便是尊崇儒學。所以才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的出台,儒學被定為最高統治思想。這是漢武帝為實現政治抱負所奠定的思想基礎,其實質是對政治指導思想作出新的選擇和確定。

漢武帝深知,治國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尊賢任能,使俊傑在位。先賢墨子曾說:“尚賢者,政之本也。”“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務將在於眾賢而已。”

因此,漢武帝在掌國執政後的第二年,即建元元年(前140 年)冬十月,他便下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漢武帝還下製書,策問治國之道。這時,一份論述“天人合一”“君權神予”“《春秋》大一統”的文章吸引了他,他反複誦詠,不禁拍案叫絕。再看篇尾署名,竟然是廣川董仲舒。

董仲舒是文景氣氛熏陶和培育出來的漢代第一位有係統思想體係的經學家、哲學家、教育家以及政論家。漢文帝元年(前179 年),他出生在一個家有大批藏書的大地主家庭。

董仲舒從小就潛心發憤,“論思《春秋》,造著傳記”,以著《公羊春秋》著名,著有《春秋繁露》17 卷。他的思想以《春秋》為基礎,糅進陰陽五行,來發揮闡揚先儒思想,開創並奠定了漢儒思想的基礎。他在30 歲的時候,開始招收大批學生,精心講授。

通過講學,董仲舒為漢王朝培養了一批人才。他的學生後來有的當了諸侯王國的國相,有的成了長吏。由於董仲舒廣招門生,宣揚儒家經典,他的聲譽也日益擴大,在漢景帝時當了博士,掌管經學講授。

董仲舒課講得十分精彩,弟子很多,而後弟子再教弟子,一些再傳弟子隻是聽說過他的大名,根本就沒見過他的麵。他一門心思教學和研究,甚至三年都沒回家。他的行為舉止,都遵循禮節,很多讀書人都尊他為師。而漢武帝對其博學早有耳聞,如今一看,果然是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