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

第一節 糧食安全的多樣視角

字體:16+-

一、糧食危機:國家的“不安全”

全球性糧食危機已經出現過好幾次了,比較突出的有20 世紀70 年代及2007 ~ 2008 年的兩次。

20 世紀70 年代初,連續幾年的惡劣氣候和自然災害導致世界範圍內的糧食歉收,主要糧食生產和出口國的糧食產量同時下降。與此同時,蘇聯一改過去國內糧食歉收就屠宰牲畜以降低糧食需求的做法,出人意料地進入了國際糧食市場,大量購買糧食。這些情況導致世界範圍內糧食供求關係出現異常緊張狀態,從而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為嚴重的糧食危機。彼時,世界糧食庫存銳減,糧價上漲兩倍多,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深受其害。根據第四次世界糧食普查,受糧食危機影響最嚴重國家的兒童接近一半處於營養不良狀態,一些最不發達國家由於無錢購買糧食或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援助,陷入了空前的災難當中,人口非正常死亡率急劇上升。

2007 ~ 2008 年的糧食危機肇始於2001 年。當人類社會滿懷信心與期待邁入新千年的時候,釀成糧食危機的因素已悄然來到人類身邊。世界人口增加,能源價格持續上漲,糧食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糧食消費升級,使得糧食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到2007 年下半年,在一些主要糧食生產國受到嚴重自然災害和美元貶值的雙重影響下,世界糧價開始急劇上漲。

2008 年的前3 個月,所有主要農產品的實際價格都達到了近30 年來的曆史高點,糧食危機全麵爆發。這場危機的後果相當嚴重,除了導致一些國家糧食短缺、糧價大漲,一些國家發生糧荒、民眾挨餓,一些國家物價飆升、通貨膨脹之外,最大的特征就是一些國家出現社會動**、政局不穩。突尼斯、埃及等西亞北非國家民眾高喊著“我們要麵包”的口號走上街頭,掀起所謂的“茉莉花革命”,傳統政權紛紛倒台,也間接促使像利比亞卡紮菲這樣所謂的“獨裁政權”被推翻。糧食危機直接導致了這些國家的政治危機、政權危機,以及國際地緣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