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菩薩為什麽低眉嗎?李叔同談佛

格言別錄

字體:16+-

依格言聯璧錄寫

學問類

◎ 凜閑居,以體獨。卜動念,以知幾。謹威儀,以定命。敦大倫,以凝道。備百行,以考德。遷善改過以作聖。(劉忠介公《人譜》六條)

◎ 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剋己功夫。

◎ 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 茅鹿門雲:“人生在世,多行救濟事,則彼之感我,中懷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 諸君到此何為?豈徒學問文章,擅一藝微長,便算讀書種子?在我所求亦恕,不過子臣弟友,盡五倫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廣州香山書院楹聯

◎ 何謂至行?曰:庸行。何謂大人?曰:小心。

存養類

◎ 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 劉念台雲:“涵養,全得一緩字,凡言語、動作皆是。”

◎ 應事接物,常覺得心中有從容閑暇時,才見涵養。

◎ 劉念台雲:“易喜易怒、輕言輕動,隻是一種浮氣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 呂新吾雲:“心平氣和四字,非有涵養者不能做,工夫隻在個定火。”

◎ 陳榕門雲:“定火工夫,不外以理製欲,理勝,則氣自平矣。”

◎ 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氣消,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身則夢寐恬。

◎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谿刻當矯之以渾厚。

◎ 尹和靖雲:“莫大之禍,皆起於須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謹。”

◎ 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 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