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神之影

第1060章 王烨深入红尘探索仙道

字体:16+-

在西北的苍茫大漠之中,一场非同寻常的论道正在举行。

佛子,自幼便深受佛法熏陶,恪守佛门之道。

然而,自遇见王烨之后,他的生活似乎多了一丝酒香。

尽管身处酒宴之中,佛子却并未沉溺其中。

他的道心坚定,将品酒视为体悟红尘的一种方式,认为这有助于他的修行。

佛子将古燃佛祖的一卷珍贵古经交给禅师。

随后与王烨并肩而坐,开始分享他们多年来的修行经历和感悟。

禅师深知古经的重要性,慎重地将其收起,并向佛子表示敬意后离开。

身为大世生灵,他们必须遵守规矩,不能轻易涉足帝路。

在场的强者们将古经的内容铭记于心,抄录成书。

不久后,这卷古经的内容将传遍天下,为世人所熟知。

无数天骄用羡慕的目光注视着王烨和佛子。

他们渴望也能有资格参与这场论道,共饮美酒,共叹大道。

然而,众天骄深知自己与这些妖孽之间的差距,不敢轻易打扰。

他们感叹这一世的妖孽之多,如九先生、剑尊等剑修妖孽,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剑道之路。

雷瑶佛宗的佛子修成无垢佛子,未来有望证道成祖。

还有尘道宗的道子,实力深不可测,令人惊叹。

再加上各大势力的领军人物,这个时代无疑是一个辉煌璀璨的时代。

老一辈的强者们感慨万分,期待着盛世的降临。

各方强者向佛子鞠躬行礼,默默地离开了荒漠。

原本以为会有一场腥风血雨,却没想到佛子直接公布了古经的内容,让世人措手不及,又惊又喜。

因佛子的举动,一场可能爆发的血战得以平息。

有人遥望西北荒漠,赞叹道。

“九先生与佛子论道七日,其间佛光普照,剑意惊天。”

这七日论道,时而欢声笑语,掀起风暴。

时而道音缭绕,引发天道共鸣。

西北大漠,成为了见证这一盛世论道的圣地。

王烨轻挥一剑,万里剑痕横空出世,震撼天地。

荒漠边缘的修行者们无不惊愕失色,不明所以地感受着大地的剧烈颤动。

直至剑意四溢,他们才恍然大悟,敬畏的目光投向王烨道。

“先生的修为又精进不少。”

在荒漠沙海的深处,王烨与佛子并肩站立,轻声交谈。

王烨道。

“与佛子七日论道,收获颇丰。”

佛子仰望云端,仿佛在探寻自己的未来之路,回应道。

“贫僧亦受益匪浅。”

王烨目光转向北方,对佛子说道。

“我欲前往云界山,寻求突破。”

佛子好奇地询问道。

“为何选择云界山?”

王烨解释道。

“为破大道枷锁,我需变得更强。”

“若能重修大道宝体,或许能增加些许希望。”

墨竹林一行,王烨失去了大道宝药,因此他必须另寻他路以重修大道宝体。

王烨将自己的经历,包括被暗杀一事,都告诉了佛子。

佛子听后,略显担忧地问道。

“王施主,你真的要去云界山下的上古帝君秘境吗?”

王烨点头确认。

云界山。

曾被誉为“仙柱”,传言其连接着另一个世界。

然而,百万年前的一尊大帝在此留下了秘境墓地。

秘境之中,一块上古灵碑阻挡了所有人的去路,使得无人能够深入秘境深处。

多年来,前往古帝秘境的修行者寥寥无几。

因为无法深入,即使是大帝遗留之地也只能望而兴叹。

佛子双手合十,低眉道。

“既然王施主已有决定,贫僧便不再劝阻。”

“但愿施主一路平安。”

王烨感激道。

“多谢佛子,我将踏上征程。”

在大道的漫漫征途上,唯有不断前行,王烨方能挥剑破云霄。

云界山位于第十八重天,传说与另一个世界相连。

然而,历经岁月的洗礼,无数春秋的更迭。

仙柱虽曾威震四方,如今却已颓然崩塌,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王烨,心中充满了疑惑,他渴望找到一个答案,解开困扰自己已久的谜团。

除了隐藏在云界山之下的大帝秘境,王烨的心中还有一个神秘的目的地——落天渊。

这个地方,亦被称为红海,是帝路上五大禁地之一。

在遥远的过去,它曾是一片血红色的海域。

然而,经过了一场未知的变故,它演变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

因此,有人称之为红海,也有人称之为落天渊。

多年以前,王烨曾收到一封神秘的信函。

信中的内容写道。

“久仰恨天剑仙大名,一直未能与您见面,实感遗憾。”

“若剑仙有空,可来第十六重天的落天渊,共商仙道。”

这封信函,王烨一直珍藏在身边,视为至宝。

“是时候去寻找那个答案了。”

王烨心中默念。

当年,他因实力不足,只能将此事暂时搁置。

如今,他的实力大增,自信即使无法搅动天下,也足以保护自己的周全。

“先去云界山一探究竟吧!”

王烨打定主意,他遣散了身边的追随者,不再有所顾忌。

凭借着手中的长恨帝剑和对红尘剑道的领悟,他相信天下之大,无处不可去。

经过漫长的旅程,王烨再次来到了云界山。

眼前的废墟景象,让他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不知云界山曾经历了怎样的沧桑。”

王烨对于这段被掩埋的历史充满了好奇。

他一步步地走向大帝秘境,四周张望,却并未发现任何人影。

多年来,无数强者曾亲临古帝秘境,却都无功而返。

尽管世人皆知此地蕴藏着绝世大机缘,但终究只能望而兴叹。

再次站在古帝秘境的入口,王烨比以往更加敬畏。

这里的群山耸立入云,漫山遍野生长着珍贵的道草灵药。

那洁白的云朵中蕴含着深邃的道意,让人心生虔诚和朝拜之念。

遍地的珍宝灵石散发着浓郁的灵气,令人垂涎欲滴。

瀑布自云端倾泻而下,其壮丽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穿越这片区域后,王烨来到了一片辽阔无垠的平原。

平原中央,一座巨大的石碑巍然屹立,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

这座通天石碑上镌刻着一句话。

“仙路,在何方?”

“世间,可有仙?”

前半句出自上古大帝之手,而后半句则是由浮生墓主所刻。

他们二人都向往着更高的修行境界,甚至可能是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王烨再次目睹这句话,内心依旧难以平静。

他走到通天石碑下,恭敬地鞠躬行礼,道。

“前辈,晚辈无意打扰,只想过来询问一些事情。”

过了许久,碑灵逐渐显化出来,仿佛刚刚从沉睡中苏醒道。

“哦,原来是你。”

碑灵上次见过王烨,自然认得他。

更重要的是,碑灵对浮生墓印象深刻,尤其是浮生墓的三先生。

三先生的才华与实力让碑灵记忆犹新。

当年,三先生诸葛昊空亲自来此,与碑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离开时,三先生还与碑灵打了一个有趣的赌:

如果他的推论正确,便让碑灵尊称他为“先生”。

碑灵当时好奇地询问三先生为何要打这个看似无实际利益的赌。

三先生微笑着弹指一挥,驱散了天空中的云雾,回答道。

“我喜欢这种掌控天下的感觉,会让我有种莫大的成就感。”

“在这迷茫的大世,至少我还清醒着,没有沉沦。”

多年以前,云界山曾发生过一次惊天动地的倒塌。

而三先生诸葛昊空的推论与预言竟然成真,这让活了无数年的碑灵都为之动容。

此刻,碑灵望着王烨,问道。

“那位先生他回来了吗?”

碑灵口中的“先生”指的是王烨的三师兄。

在后世之中,能够让碑灵如此相待之人,唯有三先生一人而已。

王烨摇了摇头,回答道。

“没有。”

接着,他向碑灵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道。

“前辈,你能和我说说飞轩大帝的过往吗?”

飞轩大帝,乃是古帝之尊称,此事碑灵早已昭告天下。

此刻,碑灵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似乎在追寻着那尘封已久的岁月记忆。

若换做他人,碑灵早已施展大神通将其驱逐。

但眼前之人乃是王烨,这让碑灵不禁有些犹豫。

“罢了,告诉你又有何妨。”

碑灵轻叹一声,开始回溯那最深处的记忆碎片。

“飞轩帝君,于距今一百三十五万余年前之盛世时代证道称帝。”

碑灵缓缓述说。

一百三十五万年前的大帝证道,那是一个怎样的辉煌时代?

是否比现今更加璀璨夺目?

听着碑灵的叙述,王烨心中充满了憧憬与好奇。

那个时代,无疑比现今更加辉煌。飞轩大帝能够力压同辈,横扫天下,成功证道。

这足以说明飞轩大帝的天资与毅力是何等可怕。

听着碑灵的叙述,王烨仿佛看到了飞轩帝君那无敌的风采。

一个时辰后,碑灵回首望向秘境深处,低声自语道。

“帝君,如今身在何方?”

明知大帝已经坐化,但碑灵仍抱着一丝希望。

百万年前,云界山曾被飞轩帝君打断一截,如今却又彻底崩塌。

碑灵心中复杂难言,迫切想要见到三先生,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前辈,飞轩帝君与我师尊相比,谁更胜一筹?”

王烨忍不住问道。

碑灵沉思许久,最终道。

“伯仲之间。”

在碑灵的记忆中,飞轩帝君便是无敌的象征。

能够给予浮生墓主如此评价,已是非常难得。

然而,岁月无情,浮生墓主如今已得道大成。

真要论及实力,或许还要超过飞轩帝君几分。

“前辈,您对云界山了解多少?”

王烨继续问道。

有人传言,云界山与“仙”的秘密有关。

碑灵沉吟道。

“云界山自古便有,关于它的一切,早已被岁月掩埋。”

对于云界山,碑灵同样知之甚少。

在遥远的过去,帝君为了追求仙道。

历经无数岁月,终于踏上了云界山之巅,期望能在那里找到心中的答案。

然而,无论他如何寻觅,云界山始终未能向他揭示任何有价值的秘密。

最终,帝君以惊天动地的力量,破碎了苍穹。

让大道为之退避,云界山亦在他的力量下被拦腰震断。

那座曾经屹立世间无数载的巍峨巨山,就这样在帝君的手中化为残骸。

云界山的高度缩减至十万米,而其余部分则被帝君推向了无尽的星空深处。

如今,云界山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传说,令人不胜唏嘘。

王烨在听完碑灵的讲述后,由衷地表达了感激之情。

通过碑灵的叙述,他对飞轩帝君的传奇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尽管王烨内心充满好奇,想要进一步探索秘境的深处。

但他明白碑灵不会允许他这样做,因此并未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

碑灵告诉他,普天之下只有一人能为他解答心中的疑惑。

在过去的百万年里,碑灵见证了无数大帝和天才的崛起与陨落。

然而,能够让碑灵动容并感到震撼的唯有那位神秘人物。

当王烨猜测这位神秘人物可能是他的三师兄时,内心不禁涌起复杂的情绪。

碑灵对三师兄推崇备至,甚至用“先生”来称呼他。

王烨可以想象到三师兄的神通广大以及推演之术的惊人造诣。

他对三师兄充满了敬佩之情,内心如同被麻痹一般。

在离开之前,王烨向碑灵深鞠一躬,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此行虽然短暂,但他却收获颇丰,心满意足。

随着他的离去,碑灵重新隐匿于石碑之中,陷入了沉睡。

独自承受着无尽岁月的折磨,碑灵或许也在期待着那个等了上百万年的答案。

那个能让他从沉睡中苏醒、从孤独中解脱的答案。

王烨离开了充满古老神秘气息的古帝秘境,他的目的地是第十六重天。

那是一个名为落天渊的地方,亦被世人称作红海。

它坐落于第十六重天的北域尽头,仿佛一个隐藏在天地之间的巨大秘密。

王烨手中握着一封信函,眼神中透露出深沉的思索。

他深知,自己此行或许将遭遇未知的危险。

但同样,他也明白自己的实力已经足以应对各种挑战,化险为夷。

半月之后,王烨的身影出现在了第十六重天。

他的到来立刻引起了世人的注意,人们纷纷猜测他此行的目的。

“九先生不在帝路后半段征战,反而来到此地,究竟所为何事?”

世人的疑惑如同潮水般涌来,他们渴望知道王烨的真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