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有人来扫墓,清明节,端午节,这里都会安静下来,平日里,除了飞舞的纸钱,就是夏草秋虫的低吟。
他就是这座山的守陵人,白天黑夜,都在这里守着这座坟墓。
他已经习惯了孤独,已经习惯了孤独,已经习惯了和周围的花草树木,看着日出,看着太阳升起,看着太阳落下,看着潮起潮落。
说不定哪一日,自己就会阖然而去,无人想起,无人前来拜祭。
朝廷将会派出新的守护者。
就这样,一个新的循环开始了。
但今天,龙首山上,却是人声鼎沸。
他很清楚,这些人已经来到了最中央的地方,那个地方,不是他这个小小的守墓人能够进来的。
他重新回到茅屋,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很有趣,他搬过一张凳子,把那把许久没有动过的古琴取了出来。
“落日的旗帜,随风飘扬,漠北黄沙漫天。
一人一匹骏马,渐行渐远,浓烈的酒气,渐渐散去。
…
我想起了边境上的驼钟,总是喜欢在遥远的地方飘**。
让你想起了多少人的思念?”
他的眼神有些模糊,思维也有些迟缓,但是此刻,他的身体却散发着光芒,看着远处,看着远处的河水,眼中闪过一抹异色。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将拉胡琴的老者从沉思中唤醒,他抬头一看,只见一群三个人,正缓步而来。
这三人中,有两人站在最后面,头戴绿色帽子,一看就是随从。
当先一人,一身大红长袍,脚踏一双玄武靴子,手中拿着一张金色的卷轴,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阴森的气质。
他看都没看那老者一眼,径直走了过去,老者也没有阻止。
等三人走后,他转过身,自言自语地道:“大内总管,奉皇上之命,前来传圣旨,看来,这位靖南候,已经等不及了,但是,皇位的**,谁能抵挡?”
轻叹一口气,他选择了沉默,这是人家的事情,自己凭什么插手?
他没有理会那些嘈杂的声音,而是举起了胡琴,随着音乐轻轻吟唱起来:
“一曲又一曲,胡琴凄凉,伴随着世界的边缘。
一枝一枝,醉了梦落花,洒了一地的马香。
…
残阳之下,酒旗随风轻摆,漠北满是黄色的灰尘。
一人一骑,渐行渐远,那浓烈的酒气,也渐渐散去。”
就在这时,一股狂风呼啸而来,将所有的钱都卷了起来,老者抬头看了一眼,有些疑惑地说道:“起风了?”
……
有风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毕竟龙首山地势较高,每天都是狂风大作,狂风大作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可是,老人的眼睛,却微微一缩。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山脚下传来。
那脚步声极重,就象是背负着万钧之力,但仍有一种沉重的死亡气息。
就在这时,一声奇异的歌声,从远处响起,由远及近。
“千年碗中汤,怨念如海。若要知道人间的纷争,半夜里听到屠家的声音。”
“千”的时候,声音还很遥远,“怨”的时候,人就到了,当“欲”的时候,一个浑身笼罩在黑色棺材里的陌生少年,就在老头的眼前。
这青年,浑身都是灰尘,但他的脸上,却没有半点的汗珠,目光,也是那么的平静。
一片无边无际的湖泊,蕴藏着无数的奥秘。
他正要询问,忽然间,只听得一道劲风吹来,那个背着棺材的少年,已经如同一阵风一般,从他面前消失了。
下一刻,他就出现在百丈之外!
而就在这时,那首“但”,终于响起了一首诗。
守陵人愣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他要去追击,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这种程度的攻击,让他如何能抓得住?
再说,这里有护卫,想要冲进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是,他到底是什么人?他怎么会在这里?他怎会背着一具棺材上了龙首山?
莫非,他的家人已经死去,要为他举行葬礼?
老者沉默了很久,眼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他想起了自己年少时,也是一名真正的龙王,偶然间,他看到了一场盛大的战争。
虽然,他只是一个模糊的身影,但那身影,他却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仿佛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他一般。
没错,就是离王。
少了几分苍老,少了几分冷峻,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儒雅。
可即便如此,那张脸,也跟当年的离王,有几分相似。
“这有什么关系?”
他年纪大了,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回到椅子上,胡琴音再次传来,只不过这一次,音调却是大了许多!
“犹记在关外孤啼,向来凄清。
而你正立于山顶,日落之时,面对着晚霞。
…
相传,至亲之人手上的细线,折射着太阳的光辉。
你策马而行,可曾回首?”
……
下午三点多,丧事差不多办完了。
这时,外面传来“踏踏”的声音,外面也来了几个人。
“这么晚了?”众人疑惑,齐齐转头,然后脸色大变,连忙走了过去。
三人缓缓走上台阶,为首的一名红衣男子,将金龙画卷高高举起,一双锐利的眼睛,环视全场:“皇上有令,靖南侯,还不快过来领命!”
这人的嗓音,就像是一只鸭子,又尖又尖。众人一听,顿时齐刷刷的跪倒在地,恭敬的行了一礼。
“嗯?”
帘子后面,“靖南侯”李天笙闻言,眼中露出一丝狂喜之色,但很快就消失不见,取出两瓶水,往眼前一泼,用袖子捂着脸,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皇上万寿无疆,属下痛失亲人,未能及时迎接,还请陛下见谅!”
“没问题。”
红袍男子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瞥了一眼跪倒在地的靖南侯,便将卷宗打开,朗声读了起来。
“天命所归,皇上有旨,说南王死后,我悲痛万分,念及他为国尽忠,为国效力,特册封他为恩国公,赏他三千土地,传给他的弟弟。”
“谢主隆恩,我等感激不尽!”
“靖南侯”李天笙一脸的感动,周围的人都用一种崇拜的目光看着他,这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了,可以得到三千块地,再加上原本的恩荣,这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