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伯鷹緊盯著變化的數字,心緒略微起伏,這就像等待開獎一樣,未知的結果永遠充滿著令人向往的神秘感。
驟然,變動戛然而止,停留在了一個數字。
「時空:建文」
「國祚年限:336」
「剩餘國祚刷新次數:21」
「注:國祚刷新後,每延長十年可獲得1次刷新次數,每個時空一次性最高可獲取10次」
從276-336,建文時空延長了60年國祚,所以獲得了六次刷新次數。
‘才60年?’
季伯鷹皺起了眉頭,這個‘60’顯然是不符合他的預期。
在季伯鷹看來,怎麽也要延長個百年國祚才對。
不過轉而一想,建文時空的兩個變動,一是朱棣不需要對自身得位正與不正去搞一些騷操作,進而對國力憐惜,讓永樂一朝不僅能夠在國威軍事登頂巔峰,民生亦是能夠達到盛世,甚至讓仁宣之治提前到來。
這裏就涉及到盛世的概念。
漢武帝是盛世麽?
有人說是,有人說不是。
如果從國家層麵來說,那當然是,橫掃匈奴,‘寇可往,吾亦可往’的氣魄,讓漢人之威光耀日月。
可如果從百姓民生來講,漢武時期的庶民,苦不堪言,流民滿天下,吃食不如豬狗。
這一點從漢武帝晚年發罪己詔便可印證。
國之盛世,民之疾苦。
而永樂一朝的五次親征,再加上滅安南之戰,窮兵黷武雖不及漢武,但民力同樣是耗損殆盡。
第二個變動,則是放棄遷都北平。
可實際上,這兩個變動同時也會有一些新的問題產生。
一、帝都留在應天之後,南方各省對朱棣的皇權認可度必然有所抵觸,盡管有老朱的聖旨,整理內吏的時候依舊麵對挑戰。
不過,這一點並不會影響大局,以朱棣的能力,多花點時間,搞定這些士族並不是什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