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平回家第二天,赶紧带着礼物,去丈人家一趟。
周青扬、周青越哥俩,都带着媳妇、孩子回来过年,众人见到盛希平,也是格外高兴。
周青越是夏天结婚的,他媳妇韩曼雪如今也怀孕了四个多月了,倒是不咋显怀,身形也挺灵巧的。
韩曼雪的母亲和姐姐都说,这怀的应该是个小子。
周家这边倒是不咋在乎,管他姑娘还是小子呢,闺女出息了,也不比小子差。
盛希平把带回来的礼物,给大家分了,众人瞅着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物件儿,都觉得挺稀奇。
周明远父子三个,少不得也要向盛希平打听打听,边贸的事情,毛子那头都啥样儿。
爷几个难得凑一起,自然有无数话要说,东扯西拉的,不定这话题就歪到哪里去了。
“希平啊,你回来晚了,前阵子首都电视台,来咱局拍外景。来了不少人呢,副台长都过来了。”
聊着聊着,周明远忽然想起来这事儿,就提了一句。
“真的?呦,那是没赶上,错过了。爸,他们拍的啥?是纪录片还是电视啊?”
盛希平一听,来了兴致,忙凑到丈人身边,详细打听。
“好像是电视剧,叫啥来着?哦,对了,《凯旋在子夜》。”周明远一拍手,想起了电视剧的名字。
“他们过来就是拍外景,局里安排人陪着上山去拍的。”
“哦,原来是这电视啊。”盛希平闻言点点头。
这部剧挺好看的,据说播出后反响不错,八七年的时候拿了好多奖。
还真是没想到,里面竟然还有东北林区的外景呢。
“那等着播出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看,哪里的镜头是咱林区。”
“还有一件事,东岗一参场那边跟咱不是达成了深度合作么?
之前他们开发了一款矿泉水,销售挺好的,这回他们又看好了松山林场里面的一眼泉水,说是想跟咱局合作开发。
你说这事儿能办不?”周明远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遇见大事,就找姑爷商议。
“开发矿泉水啊?行倒是行,可这玩意儿得不少本钱,主要是设备需要进口,咱局拿得出来么?
再者,这玩意儿营销方面也得好好动脑筋,要不然不挣钱。”
盛希平一听这个一参场,立即就明白咋回事儿了。要是那位主导的话,这矿泉水的主意,应该是能成。
“那倒是没问题,咱局还是有些家底儿的,营销方面,一参场那位许副场长脑瓜儿挺活,他肯定有办法。
我听那意思,他们是想把矿泉水推向国际,要挣外汇的。
你也知道,咱局现在待业青年多,劳动力闲置,多个矿泉水厂子,能吸纳不少人呢。”周明远详细解释了一下。
“哦,那要是走出口的路子,就没啥问题了,这玩意儿老外认。”盛希平一听,立刻笑了起来。
“爸,我虽然没见过一参场那位,但是听了不少关于他的事儿。
行,这项目可以,要是局里钱不充足,我可以投点儿。”
老丈人一心为局里谋划,解决待业青年的工作,盛希平没别的本事,钱还是有的,可以帮帮忙。
“不用不用,局里这两年还行,能拿得出钱来。
希平啊,不是爸跟你见外,我们这两边儿吧,都是国营企业,合作啥的好办,手续也好批。
这要是再掺和进来个体,就怕上头又顾忌这顾忌那,反倒不好办了。”
周明远想起来上次盛希平要投资建厂的事,忙摆手。
盛希平点点头,“也对,都国企好办事儿。”这个,盛希平能理解。
“爸,要是这矿泉水厂子建起来,是不是需要不少工人啊?那能不能接收一些退伍兵?”
翁婿俩聊得正热乎,周青扬听出味道来,忙插了句话。
“大哥,咋地了?你那边有退伍兵哥要安置啊?”
盛希平闻言大喜,他现在可是特别缺人手的时候,尤其是边贸这一块儿,再来个几百人都不嫌多。
“可不是咋地?这不是大裁军么?去年退伍不少呢,据说今年还要往下裁。
现在这城镇户口的都不太好安排了,更别提农村户口的,根本没处安排,有的就直接回家务农。”
周青扬叹了口气,一起流过血拼过命的兄弟,看着他们一个个退伍回家,却安置不了工作,他这心里也难受的慌。
“哥,回头你帮我打听打听呗,要是有那不在乎私企的,让他们来我这儿。
黑河边贸那边,缺大量的人手,我明年还打算往莫斯科那头发展,也需要人。
我们虽然是私企,但是工资高,该有的福利啥的也都不少。
那些农村户口,回去没法安置工作的,要是乐意来,我这边欢迎。”
盛希平一听,乐坏了,这可真是想瞌睡来枕头,他正缺人呢。
尤其是那些退伍兵,身体素质高,服从性好,各有所长,这要是能招过来两百三百的人手,那还愁啥啊?
“咱爸他们那矿泉水厂是大集体,就算接收退伍兵,也得要城镇户口的。
我这儿不挑,别管农村城镇,都行。工资待遇啥的都不用担心,保管让他们满意。”
盛希平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哪里肯错过?
周青扬一听这话,也瞪起了眼睛,“哎呀,可不是咋地?你说我琢磨就把你给忘了呢?
行啊,回头我跟领导汇报一下,这事儿能办。”
这正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郎舅妹夫俩人一拍即合,当即约定好,等周青扬回部队后,就想办法给联系人。
闺女姑爷回来,那肯定得做点儿好吃的。
王春秀领着儿媳妇忙活了一中午,做了一桌子好菜,周明远领着儿子和姑爷,小酌了几杯。
转回天,就是大年三十了。
盛希平从黑河回来,除了带些毛子特产之外,没带别的。
好在家里预备的东西不少,刘玉江那头送来一头鹿一只狍子,盛希允往这边发苹果的时候,特地运了一些冻海鱼、大虾啥的过来。
盛连成开春时候抓的两头猪,前几天搁家杀了,从林场下来的时候,是刘玉江开车送的,正好把猪肉也都送下来了。
再加上周青岚单位分的,自家买的,年货预备的很充足。
这几年盛、张两家老人相继去世,盛连成和张淑珍都有孝在身,所以今年还是不能贴对联、挂红灯笼。
于是吃过早饭,盛希平从屋里扯出去一根电线,带着个灯泡,直接挂在外头晾衣绳上,也就那么地了。
盛希安几个,帮着把院里收拾收拾,积雪清出去,然后哥几个又劈了些柴火。
前几年盛希平夫妻刚搬下来的时候,烧柴都是从林场运下来。
后面盖新房子了,家里取暖烧煤,也就是做饭用柴火,烧的就省了。
等加工厂开业后,厂子里随便划拉点儿边角余料啥的就够用。
前些时候,郑华特地给装了一大车锯好的板皮下来,所以根本不用操心烧火的问题。
哥几个齐动手,忙活一头午,攒够半个月烧的,全都摞在柴棚里。
盛希平兄弟几个忙着劈柴,张淑珍就领着周青岚和盛云芳姐妹,还有李大娘,一起在厨房张罗做饭。
盛新泽和盛欣瑶还小,都离不开人,盛新华、盛新宇两个皮小子光恋着玩,欣玥和欣琪还小,哪里能哄孩子?
盛连成倒是闲着,可他一个人也看不过来这么多娃啊。
所以冯书妍和吴玉华就啥都没干,留在屋里哄娃。
盛希平担心俩小娃冷,一早起就把地龙和锅炉都烧上了,屋里暖烘烘的,俩小娃穿着小毛衣、薄棉裤,在炕上玩的挺好。
盛新泽月份大一些,可以坐着,就自己坐在那儿,手里还拿着个小拨浪鼓晃悠着。
欣瑶小两个月,不会坐,倒是早就会翻身了,于是就在炕上来回骨碌,一会儿趴着看哥哥玩,一会儿躺下啃脚丫子。
吴玉华和冯书妍都执行老辈人养孩子的办法,就是尽量不抱孩子。
小孩子就这样,惯出个毛病可不容易改。
吴玉华和冯书妍都有工作,家里雇着保姆,人家保姆也不能成天抱着孩子不撒手吧?那还能干别的了么?
所以妯娌俩养孩子的原则就是,小娃能自己玩就自己玩,能躺着就不让他们起来嘚瑟。
孩子哭了,再哄一哄就行,坚决不惯臭毛病。
俩儿媳妇在屋里哄孩子,盛连成这老公公也不好在跟前儿,于是就去外头,房前屋后的转悠。
看看哪里有活,就伸手干点儿,没有活,他就站在大门口,看着盛新华盛新宇俩淘气包。
这俩孩子自打过了小年,兜里的鞭炮就没断溜儿,得空就跑外面放炮去。
盛连成担心孙子,怕他们有点儿啥闪失,索性就盯着俩孙子。
众人忙活半天,直到下午三点多,饭菜全都齐了,于是摆上两桌,团圆饭开始。
“来,来,都端起杯,咱喝一个啊。
今年是咱家人最全的一年,老二老三都领着媳妇孩子回来了,这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我跟你妈可高兴呢。
我们年纪大了,也不求别的,就盼着你们能常回来团圆。”
众人坐下后,盛连成端起酒杯来,率先说道。
“我也不会说别的啊,老大老二老三,祝你们几个事业有成,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老四老五,你俩这都毕业工作了,爹妈也没别的要求,该考虑个人问题了,找个合心意的对象,早点儿结婚。”
盛连成今天格外高兴,比往年话多了不少。
“谢谢爸,我们一定听二老的话,不让爹妈操心。”盛希平几个也端起酒杯,笑着应道。
“爸,还有我呢,你咋不说我啊?”盛希泰那头急了,老爹给哥哥姐姐都送了祝福,咋就没提他呢?
“你啊,你好好学习就行。”盛连成看了眼老疙瘩,笑道。
“你是咱家最小的,爹妈对你也没啥要求,你好好念书,要是能读研呢,就跟你二哥似的读个研,不读研那就好好工作。”
作为家里的老疙瘩,上头哥哥姐姐都有成就,如今盛家日子也过好了,不需要盛希泰早早工作挣钱。
所以盛连成就希望,儿子能再往上走一步,多学点儿东西,比啥都强。
“哦,知道了,我会努力的。”盛希泰一寻思也是,他现在还是学生,除了好好学习,还能干啥?
“爷爷,爷爷,还有我们呢,你咋不说我们啊?”那头,端着山楂啤的盛新华盛新宇,一脸急切的问道。
“你们啊,那就更简单了,好好学习,健健康康长大就行,爷爷没别的要求了。”
盛连成笑着,一脸慈祥的对孙子们说道。
“来,咱喝一口,这酒是秋天我去摘的山葡萄,咱自己泡的,里头搁了不少冰糖。
你们尝尝味道咋样?我还泡了五味子酒、软枣子酒,回头你们都尝尝味道。”
说完了新年祝福,盛连成低头抿了口酒。
盛希平兄弟四个,也跟着一起,喝了口酒。至于女人孩子们,喝的自然是山楂啤。
吴玉华和冯书妍俩人还在哺乳期,那山楂啤挺凉,她俩怕喝多了对孩子不好,就抿了一小口。
倒是盛新华盛新宇几个不管那些,咕咚咕咚,一杯就下了肚。
团圆饭十分丰盛,鸡鸭鱼肉啥都有,最稀罕人的当属那一大盘子虾了。
东北尤其是吉省,地处内陆不靠海,根本就吃不着海鲜。
河里倒是有虾,那种很小,只能用油炸了连壳儿吃。
像这种海里的大虾,如今这年月来说,还是很少见的,谁瞅着都觉得稀罕。
所以,今天的团圆饭,最下货的就是那盘子虾了。
“奶,我要吃这个,大虾。”盛欣玥盛欣琪俩女娃在炕上那桌,她俩不会扒虾壳儿,就指着虾大声道。
“嘘,小点儿声,弟弟妹妹都睡着了,别把他们吵醒。来,奶奶帮你扒。”
张淑珍比了个手势,然后夹过来两个大虾,动手给孙女们扒。
俩小不点儿都睡着了,冯书妍和吴玉华也能安稳的吃顿饭,见婆婆给小侄女扒虾,俩人也帮忙。
“谢谢二婶,谢谢三婶。”俩小丫头倒是挺有礼貌,见婶子扒了虾放到她们的碗里,赶忙道谢。
“不用谢,快吃吧,吃完了婶婶再给你们扒。”
俩女娃乖巧可爱,吴玉华和冯书妍都挺喜欢这俩小侄女的,于是又给她们夹了几块排骨啥的,让孩子随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