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第五百二十五章 盛希平生病

字体:16+-

盛希康两口子早就打电话来,说是他俩工作忙,请不下来假,今年就不回东北过年了。

盛云菲刚怀孕,也不好大老远的奔波回来,太折腾了。

吴毓丞今年都没回首都过年呢,更不可能回东北了。

至于盛云芳,她工作也挺忙的,说是得到年根儿才能回家。

盛连成觉得,还是在林场过年热闹。

反正盛欣瑶也大了,担是非,家里多烧点儿火,一样暖和。

当然,最主要一点,花花和虎崽在家呢,虎崽还太小,盛连成不放心。

于是,腊月二十五这天,盛家兄弟开车,载着家里人,还有好多年货,一起回了林场。

盛希平回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林场,家里的客人走了这拨来那拨,就没断过。

不少人都是听说了华阳木制品厂要扩大招工的消息,想进厂子找份儿工作。

这些事儿,盛希平不插手,只说谁乐意,就去厂子报名。

有能力的走到哪儿都有前途,没能力的,靠走后门也长远不了。

今年是腊月二十九除夕,过年早,就感觉特别忙。好像也没预备啥,一转眼就过年了。

八七年的春节,跟往年好像也没多大差别。

只是这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一个高大魁梧、英俊潇洒的混血年轻人。

他以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歌曲,和大幅度动作的舞蹈,迷倒了电视机前亿万青年男女。

从此,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凡有人处,无不存在“火、火、火”的歌声。

盛希平坐在电视机前,看着里面那男人的劲歌热舞,却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八七年春季,受贝加尔湖暖脊东移影响,形成了一个燥热的大气环流,致使东北大兴安岭遇到了超常的干旱。

加上春季多风,树木干燥,加大了林区的火险等级,给春季防火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八七年五月六日,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的警报,震惊全国。

这一场大火直接过火面积一百多万公顷,烧毁贮木场存材八十五万立方米,各种设备烧毁两千多台。

桥涵、铁路、通讯线路、房屋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粮食损毁三百多万公斤。

大火导致两百多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四点五亿,间接损失八十多亿。

还不包括重建费用和林木再生资源的损失,以及多年后林木减产、林区人员重新安置等费用。

如果都算上的话,损失超两百亿。

事后调查起因,竟然是几个盲流子在清林中使用割灌机,违反操作规程和野外吸烟,引起了山火。

事发之后,就有不少人传言,说什么火灾都是春晚那个海外歌星,唱什么《冬天里的一把火》,把火神给引来了。

说那首歌就是火灾的前奏曲,应该严厉处分这些人,说那不是歌星,纯粹就是灾星、丧门星。

盛希平盯着屏幕,一时间心绪翻涌。

自重生以来,他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许多事情。

可这些,都是身边至近的亲人,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对于那些影响重大的事件,盛希平知道他没那个本事,也不敢做什么。

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改变的,他只是这世间最微小的一份子,他的力量微不足道,根本影响不了历史上那些大事件。

然而此时此刻,盛希平真的很希望,自己能有那个力量,做点儿什么来改变既定的一切。

可盛希平绞尽脑汁的想,他也想不出来,他究竟能做什么。

盛希平坐在那儿,眼睛直勾勾盯着电视,思绪却不知道飘哪里去了。

电视里歌舞已经表演完,开始表演群口相声。

屋里的人都被五位相声演员幽默风趣的表演,逗的哈哈大笑、前仰后合,只有盛希平,一脸麻木,什么表情都没有。

“大哥,大哥?你咋了?”

盛希泰第一个觉察出不对,连着招呼了盛希平好几声,可盛希平没啥反应,脸上依旧是茫然的表情。

盛希泰急了,用手推了推他哥。“哥?想啥呢?我叫你好几遍了,你也没听见。”

盛希平这才回过神来,“啊?怎么了?我刚才想事情想出神了,有啥事儿么?”

“咱妈去煮饺子了,让咱去放鞭炮。走啊。”

今年的晚会很精彩,大家伙儿光顾着看晚会,忘记时间了。

等张淑珍回过神来,都十一点半多了,正好这会儿又是歌舞,张淑珍急急忙忙去煮饺子。

“哦,哦,行,那走吧。”盛希平急忙站起身来,领着弟弟和儿子,拎着一筐鞭炮去燃放。

“你穿件大衣啊,今晚上外头挺冷的。”

周青岚见盛希平就穿了件棉袄,也没戴帽子,便喊了他一声儿。

“没事儿,就放几挂鞭,一会儿回来了。”盛希平心里想着事呢,没太在乎,摆摆手就出去了。

除夕的夜里格外冷,盛家屋里烧的很热乎,这一出来,顿时觉得冷风阵阵往怀里钻。

盛希平没忍住,打了个喷嚏,赶紧跟弟弟将鞭炮挑起来点燃了。

盛新华几个孩子挑了好多烟花要放,兄弟三个就陪着他们把烟花都放完。

直到屋里招呼着吃饺子了,众人这才跑回屋。

盛希平一身寒气进屋,被屋里暖气熏的,接连又打了两个喷嚏。

“你看,我说让你穿上件大衣出去,你就当耳旁风。

瞅你这阿嚏连天的,等会儿赶紧吃两片去痛片。”周青岚一见这情形,气的白了盛希平两眼。

“没事儿,可能就是让风给扑了一下,等会儿吃点儿饺子,再喝完饺子汤,就好了。”

盛希平摆摆手,端着饺子进屋了。

盛欣瑶早就困的不行,睡觉去了,盛欣玥、盛欣琪她们下午睡了一大觉,这会儿瞪着眼珠子溜圆。

南北炕中间摆上靠边站,一家人围坐桌边吃饺子。

刚吃了俩,十二点钟声响起,新的一年到了。

“爸、妈,过年好。”众人就在餐桌上,给盛连成夫妻拜了年。

“好,好,都好,先吃饭啊,吃完饭给你们发压岁钱。”盛连成笑呵呵的招呼孩子们赶紧吃饭。

盛希平吃了一盘热乎饺子,又去盛了碗热腾腾的饺子汤喝下去,自己感觉挺舒服的。

吃完饭收拾下去,众人又闲聊一会儿消消食,这才各自回屋去休息。

盛希平夫妻领着四个孩子回了西屋,花花和俩虎崽都在地上大花筐里趴着呢。

刚才放鞭炮的时候,俩虎崽也吓的够呛。

好在大家都有经验了,西屋门关的严实,那虎崽害怕只能往花花肚子底下钻。

此时外面已经没了动静,俩虎崽也安心趴着睡觉。

睡到两点多钟的时候,周青岚就觉得不太对劲儿,耳边的呼吸声又粗又重,还不是花花的动静。

周青岚怕开灯晃的孩子们不舒服,于是转过身,抬手往盛希平脸上试了试。

这一试不要紧,只觉得盛希平的脸烫人。

周青岚一骨碌坐了起来,伸手拍了拍盛希平,“希平,希平,你醒醒,你发烧了。”

盛希平睡得很沉,周青岚叫了好几声才迷迷糊糊睁开眼睛。

“咋地了?”一开口说话,发现声音不对,嗓子哑了。

“你肯定是感冒了,我给你找点儿药,你吃上。”

周青岚一听丈夫那动静就知道,这是感冒了,于是赶紧披衣服下地,去东屋找张淑珍。

“妈,希平感冒发烧了,家里还有去痛片么?我给他吃两片。”周青岚轻轻敲了敲门,小声说道。

岁数大的人睡觉轻,张淑珍听见动静,赶紧披衣服下地。

“咋还感冒了呢?老大平日里体格挺不错的啊?”

张淑珍一边念叨着,一边打着手电,去抽屉里翻找。果然,找出来一联白色的药片。

婆媳俩拿着药,去外屋倒了杯温水,回到西屋。

周青岚扶起来昏昏沉沉的盛希平,张淑珍抠开塑料膜,拿出两片药,给盛希平吃下去。

“晚上那会儿我就说让他多穿点儿,外头挺冷的,他非得说不用。

这下好了,感冒发烧,脑门子都烫人。”周青岚气的直嘟囔。

盛希平吃下去药,稍微坐了会儿,又躺下睡觉。

张淑珍也睡不着了,就坐在儿子身边,跟周青岚俩人守着盛希平。

一般情况下,去痛片吃了半个多钟头,烧慢慢就能退。

可也不知道是盛希平病的厉害了还是咋回事儿,这烧一直也不退,盛希平烧的脸通红,嘴里还开始说胡话了。

婆媳俩一看,事情不好,这是病的挺重。

“这可咋整?要不,送卫生所打针吧?”周青岚着急了。

“乔大夫回松江河她儿子那儿过年去了,卫生所没人啊。”张淑珍一看儿子那样,也着急了。

“你等一下啊,我回屋再找点儿药来。”忽然,张淑珍想起来一样东西,赶紧回东屋去。

这会儿也顾不上许多了,敞开柜子翻找,最后在最底层,找出个小布包来。

张淑珍拿着布包回了西屋,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个小药瓶。

拧开药瓶盖儿,从里头倒出些暗红色不规则的颗粒。

“猪砂啊?”周青岚一看那东西,就知道是啥了。

正是那年盛希平他们上山打了个大跑篮子,从跑篮子体内得到的猪砂。

这玩意儿,盛新华他们小的时候都用过。

孩子小嘛,少不得有点儿病啊灾的,孩子发烧高热,将猪砂研磨碎冲水喝了,很快就能退烧。

当然,盛希平是大人了,这玩意儿有没有用,不太清楚。

到这时候了也顾不得那许多,张淑珍从小瓶里倒出来些颗粒在纸上,然后拿着擀面杖使劲儿碾压。

将颗粒碾碎成粉末,冲了温水,又给盛希平喝下去。

婆媳俩守着盛希平到快四点了,总算盛希平的烧退了下去。

婆媳俩这才松口气,张淑珍回东屋休息,周青岚也躺下歇着,不过她没敢睡太沉,过一会儿就伸手摸摸盛希平的脸。

好在,盛希平没再继续发烧,等早晨起来时,体温已经恢复正常了。

只是嗓子疼,浑身骨节都酸疼酸疼的,头也疼的难受。

于是,大初一的,盛希平哪都不能去,直接在家里躺着。

孩子们也被勒令,不允许离着盛希平太近了,避免传染。

林场卫生所的乔大夫去松江河过年了,没法拿药。

好在隔壁大碱场村子有赤脚医生,哦,现在应该叫乡村医生了。

盛希泰一早就去大碱场那头请了人过来,大夫说盛希平这是心里憋着一股火,又受了点儿风寒,外火内寒夹击下,病倒了。

好在盛希平不发烧了,也就不需要打针,吃点儿药就行。

还别说,那大夫给配的药挺好使,下午盛希平身上就松快了些。

晚上,央视又上演了一台精彩的晚会。

整个儿《西游记》剧组的演员,除了扮演阎王的演员没到之外,其余演员都到场,还表演了节目。

除夕和大年初一的两场晚会,可以说是将过年的气氛烘托到极致。

八七年的春晚,也成了一代人的记忆,后来被评为历届春晚质量最高的。

盛希平初一晚上就精神了挺多,第二天也没出门,搁家歇着。

正月初三起来,盛希平就觉得身上不难受了,精神也恢复了过来。

早晨送了年,盛希平夫妻领着四个孩子,回周明远那儿。

周青扬和周青越两家,年根儿回来的,正好一大家子团聚。

周旭东虚岁八岁了,那小子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皮的很。

见到盛新华盛新宇也格外亲切,三人各自踹了一兜子鞭炮,出去玩。

周青越家的儿子周旭弘,去年七月份出生的,现在六个多月,长得虎头虎脑挺招人稀罕。

盛希平作为姑父,给俩孩子都预备了大大的红包。

周旭弘还小,不知道红包是啥,抓过来就往嘴里塞,得亏韩曼雪眼疾手快,给抢了过去。

大初三,闺女姑爷回来团聚,周家肯定得预备好饭好菜招待。

王春秀领着闺女和儿媳妇在外屋做饭,盛希平跟俩舅子陪着周明远在屋里打扑克、聊天。

周青扬和周青越也都知道了父亲即将调到省里的消息,对此,二人也没什么办法。

只能劝着周明远,反正这么大岁数了,没几年就退休,在哪儿都一样,去省城还能给周青越帮把手。

周明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看开了,反正当着儿子和姑爷的面儿,他说的倒是挺通透。

众人见此,都松了口气,只要周明远不往心里去就行,他们也能少操点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