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凡醒来时,天已经黑了下来,看起来至少也睡了五六个时辰,应该是太过疲倦了。在他身边,碧瑶却依然未醒,一双手紧紧抓着他的衣裳,看去像是个胆怯受惊的孩子一样,根本看不出她实际上是魔教之中的重要人物!
张小凡移开目光,听着林间山风吹动树木发出的声音,忽然间想到了青云山大竹峰上,当山风吹过那片片竹林时,不也是发出这般的声响吗?
夜色中,他的脸上浮起了笑容,就连他的眼睛,在这黑夜里,也变得明亮起来。只是他没注意到身旁另有一双眼睛,不知从何时开始也清醒了过来,静静地看着他。
……
天又亮了,山间响起了鸟鸣声,叽叽喳喳清脆悦耳,听起来显得很是快乐。
张小凡走到小溪边上,双手并起,捧起一捧水泼到脸上,凉丝丝的感觉直透入心底。他看了一下左手处,拆下绷带,那断骨处居然也好得差不多了。他心中高兴,把绑在手上的烧火棍拿下插在腰间,用力活动了一下左手,果然没什么大碍了。
“手好了吗?”碧瑶从他身后走来,看了他一眼,然后蹲下,用溪水洗脸。
“是啊。”张小凡兴高采烈地道,“好得差不多了。”
碧瑶轻轻吁出一口气,似乎也在享受着清凉溪水扑面的凉爽,随后用袖子轻轻抹去脸上的水珠,道:“你也不要乱动,伤筋动骨的,还是要多休息一段日子才好。”
“知道了。”张小凡顺口应了一声,随即看向碧瑶,犹豫片刻,道,“碧瑶小姐,如今我们万幸得以保住性命,从那山腹中逃了出来。你我也算……算是交了个朋友,不过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今日就在这里别过吧。”
碧瑶蹲在水边,没有起身,但身子仿佛抖了一下。张小凡看不到她的神情,过了一会儿,才听到她的声音道:
“哦,是道不同吗?”
张小凡点头道:“是。我是正道,你乃魔教,自小我师长就教导我正邪不两立,我们实非同路人。下次再见,只怕你我已是敌非友。你在那山腹中照顾我、救我,我心中实在感激,这份恩情,来日有缘,我自然会报答你的。”
碧瑶怔怔地看着清澈水里倒映出来的那个朦胧的人影,低低地念了一句:“报答我吗?”
张小凡应了一声,道:“是。我们恩怨分明,若非你救我,我绝不可能活下来,来日若有我效力的地方,我自当效劳。”说到这里,他忽觉不妥,赶忙又加了一句,“不过你可不能让我做出对不起师门道义的事来。”
碧瑶忽然站起,转过身看着张小凡,道:“我看你也算是一个人才,不如投奔我们圣教吧,我向父亲大人推荐你,他老人家一向爱才,必然会重用你的,也胜过你在大竹峰上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厨子。”
张小凡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道:“碧瑶小姐,你不要胡乱说话,我乃是正道中人,宁死不入魔道。在我看来,在大竹峰上当一个小小的厨子,也比在你们魔教中呼风唤雨好得多了。”
碧瑶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话语也尖刻冷漠起来,道:“正道中人?你们正道中人造的孽也不比我们这些魔道中人少吧,当年正魔大战,你那些神仙祖师不一样是见人就杀?老弱妇孺也不放过!”
“胡说!”张小凡勃然大怒,“这些都是你们魔教所做的好事,你以为我不知道,当年你们杀人遍野,生灵涂炭……”
碧瑶怒道:“那些都是你亲眼看见的吗?还不是你的师长告诉你的,他们为了自己的脸面,又怎会告诉你真话?”
张小凡冷笑一声,道:“那么你又可曾亲眼看见了?你在这里告诉我原来正道为邪,魔教为正,又何尝不是你的长辈粉饰自己祖辈的话语!”
碧瑶一呆,一时也说不出话来。张小凡看了她一眼,回念一想这些日子与她一起生死与共,心中一软,放低了声音,柔声道:“碧瑶小姐,不管前人如何,我们不去管他好了。只是我们青云门门规森严,严禁弟子与魔教中人来往,我自小长于青云,不敢违反,今日我们就此别过吧。以后有缘再见,若是你能幡然悔悟,弃暗投明,我张小凡一定以身家性命为你作保,让你得入正道……”他振振有词地说着,但说着说着就停了下来。
只见碧瑶一脸讥讽,冷笑不止,道:“你们那些狗屁正道,求我都不去,还说什么弃暗投明。也罢,我给你指出一条明路你不走,你就去当你的正道人士吧。他日再见,我第一个取你的人头!”
张小凡吃了一惊,只觉得这女人翻脸比翻书还快,但此刻也无心争论,而且对着碧瑶,他心中始终觉得有亏欠的地方,当下一拱手,道:“保重。”
说完转身,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
碧瑶眼看着他走远,中间竟是没有回过一次头。在他的身影消失在树林中后,忽然之间,她只觉得心里空****的,像是丢了什么重要东西一般,整个人一下子没了精神。她慢慢地坐了下来,目光游离,不经意地掠过昨夜张小凡烧烤兔子留下的那堆灰烬,一时怔住,竟是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来。
看着那堆灰烬,她就这般坐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她忽然发现,身后树林中原本清脆的鸟鸣声突然全部安静了下来。
一个黑影,缓缓出现在她的身后,把她笼罩其中。虽然是在白天,可是不知怎的,好像天也阴沉下来一般。
碧瑶霍然回头,怔怔地看着身后之人,半晌后,忽然悲声叫道:“爹!……”说着便扑进了那人的怀里,然后大声痛哭起来。
那个阴影顿时怔住了,似乎根本没有想到碧瑶会有这样的举动,不过片刻之后,他有些笨拙地伸出手,轻轻抚摸女儿的秀发,动作之间,那种喜悦却是再也掩饰不住的。
……
张小凡在这山林中走了一日,才出了空桑山的地界。本来他若是御空而行,半日就可出来,但顾忌着左手伤势,还是甘愿多走了一段路。只是这空桑山一向人烟稀少,这一路上连个人影都见不到。
在荒山野岭夜宿一晚后,张小凡走上了官道,道路宽敞起来不说,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他在路上问了行人,打听了道路方向,往北而行。
这一日晌午时分,日正当中,十分炎热。张小凡赶了半天路,口中颇为饥渴。看见路边有个小小茶摊,支在路旁一棵大树底下,里面已经坐了五六个客人。看着阴凉,他便走了过去,买了碗茶水喝,顺便也坐着休息一下。
还别说,这小小茶摊的茶水着实清凉解渴。张小凡喝了一碗,顿时上下舒坦,仿佛这天也不那么热了。心下便寻思着,看着手上这伤势已经大好,下午还是御空飞回去吧,这样赶路也快些,也能早些见到师父了。
他这里正自想着,便听到大路一旁,传来个温和的男子声音,道:“老板,给我来一碗茶。”
晌午时分难得的微风吹过,吹得大树上枝叶晃动,透下点点碎阳,散落到了地上。五十多岁模样的茶摊老板答应一声,俯身倒茶,张小凡不经意间,眼光看了过去。
那是一个中年文士,细眉方脸,眉目间透着儒雅;双目炯炯,额角饱满,却在这文雅中带了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身穿一袭灰色儒袍,腰间别着一块淡紫玉佩,玲珑剔透,隐隐有祥瑞之气,一看就知不是凡品。
张小凡看了半晌,忽然惊觉,自己竟是被这中年文士的风度所折。只觉得他这一走进来,包括自己在内,五六个在茶摊喝茶谈笑的客人,都是默默然不能言语,竟隐隐似被此人的气势给压了下去。
张小凡收回目光,心中却是微微惊叹,同时对这中年文士的气度大为心折。虽然看着这人也并非如何俊俏,但这份从内而发的气质,当真难得。
那文士进了茶摊,接过老板递来的茶水,随意坐下,便开始慢慢品茶。周围的客人,现在一个个都沉默了下来,气氛一时安静得有些古怪,唯独那中年文士泰然自若,像是丝毫没发觉身边异况,独自在那里喝茶歇脚。
过了一会儿,其他客人或是歇够了,或是喝完了茶,陆续结账走了,老板过来收拾了碗。大树之下,便只剩张小凡与那中年文士二人。
张小凡倒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自在,又坐了一会儿,也觉得自己休息好了,正想着结账走人的时候,忽然间听得身后有个声音响了起来:
“小兄弟。”
张小凡一怔,听得这声音温和熟悉,转过头去,只见那文士正对着他平和而笑,张小凡惊讶道:“这位先生,可是叫我吗?”
那文士含笑点头道:“正是。”说着站起身来,缓步走了过来,张小凡跟着站起,待他走得近了,道:“请问先生有什么事吗?”
中年文士上下打量了一下张小凡,道:“没有,只是旅途寂寞,又看着小兄弟面善,过来聊几句,小兄弟不介意吧?”
张小凡连忙摇头道:“没有的事,先生请坐吧。”
文士笑着点头,道:“来,小兄弟你也坐。”
二人坐下,那文士看着张小凡,道:“请问小兄弟尊姓大名?”
张小凡自幼长于草庙村,后又为青云门收留,这些年来除了青云山大竹峰同门,几乎没同外人说过什么话。当然了,前些日子与那魔教少女碧瑶在死灵渊下被困的日子不算在内。
他此时与这文士说话,不知怎的,对此人倒先有了几分敬重,当下恭恭敬敬地道:“不敢当,在下张小凡,请教先生大名?”
那文士先念了一句:“张小凡。”点了点头,随即微微一笑,道,“我姓万,草字人往。”
“万人往!”
张小凡在心中念了一遍,这名字读起来普通,却让人有种金戈铁马的感觉。张小凡忍不住向他看去,这万人往脸上一片温和,但眉宇之间威势仿佛天生一般,竟是极重,配着这个名字,隐隐然有御万众之意。
万人往上下打量着张小凡,微笑道:“恕我多问一句,请问张小兄可是修真之人吗?”
张小凡吃了一惊。他与齐昊等四人下山之后,为求路上方便,便都换下了青云服饰,穿上了普通衣裳,看去与普通人并无两样,也不知这中年人是怎么看出来的。
他正吃惊处,方才想问这中年人是怎么知道的,却又看那中年人微微一笑,往那北方一指,道:“请问张小兄,可是如今正道第一大派青云山门下吗?”
张小凡这一惊更甚,忍不住站了起来,看着万人往,惊讶道:“请问万先生,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万人往含笑摆手,道:“请坐请坐。”
待张小凡坐下,万人往才微笑道:“我是见张小兄你神完气足,一路下来全无疲惫之色,看着年纪轻轻,倒是胜过了许多壮年之人。方今世上,修道之风盛行,想来阁下必定是身怀绝技之人。”
张小凡低头谦谢,却又忍不住道:“那我的门派,先生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万人往随意笑道:“无他,我看小兄弟风尘仆仆,不住北望,面有思念之色,似是归心似箭。而北方处,离此地最近也最有名的修真门派,便是青云门。说起来,在下也是胡乱猜测的,随口胡诌,倒让张小兄笑话了。”
张小凡连忙道:“哪里哪里,先生如此明察秋毫,你我从未相见,竟能一眼看出,真是佩服、佩服啊!”这几句话他却是由衷而发。
万人往微微一笑,道:“青云一门,在世间修真道上著名已久,源远流长,道法精深,为天下人所仰慕,小兄弟年纪轻轻便入得名门,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张小凡听得这“不可限量”四字,心头一动,竟是莫名其妙地想起龙首峰的齐昊来,末了脑中还闪过林惊羽的影子,摇头道:“先生过奖了,青云门中弟子藏龙卧虎,在下朽木一根,不成器的。”
万人往怔了一下,失声笑道:“想不到张小兄你倒也会说笑话。”
张小凡不愿在这个话题上与他争辩,便对他问道:“万兄这风尘仆仆的样子,不知是往哪里去啊?”
万人往悠然站起身,背负双手,仰天望了一眼,道:“这天下之大,浩瀚无边,我游历世间,大山古泽,随意而往。”
“啊!”张小凡惊叹了一句,道,“原来如此。”
万人往回头看了张小凡一眼,忽然脸上闪过一丝奇异的笑容,道:“张小兄既是青云门下,想必是道法高深了。”
张小凡连忙摇头,道:“没有,没有,在下乃是青云门中一个不成器的人,哪里说得上道法高深了。”
万人往微微一笑,道:“张小兄客气了,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张小兄你成全一下。”
张小凡怔了一下,道:“万兄请说。”
万人往道:“在下从小仰慕阁下这等修真高人,无奈机缘不够,不得其门而入,而且在下对高人们能御法宝而行九天之上,更是梦寐以求。数十年来,无一日不渴望得一仙家法宝而观之。张小兄乃是名门弟子,不知可否圆我这个小小心愿呢?”说罢,他竟是深深鞠躬,行了一个大礼。
张小凡哑然,看着万人往行礼,更是慌了手脚,连忙扶住,心中着实为难。犹豫了片刻,看着万人往仍然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叹了口气,道:“不怕万兄笑话,在下并不是不愿给万兄观看,只是……只是法宝不上台面,只怕有碍……”
万人往立刻道:“这有什么?仙家法宝,岂有不上台面这个道理的?”
张小凡面上微红,终究是放不下面子,从腰间拔出烧火棍,递了过去。看着他递过来这么一根东西,万人往脸上惊讶之色也是一闪,但随即消失,郑重接过。
张小凡把他的神色看在眼里,苦笑道:“不要说是你了,便是我师门中人,也是常常笑话我的。”说了这话,张小凡心中忽然一惊,只觉得自己今天好生奇怪,在这素昧平生的人前,自己怎么好似什么话都愿意与他说一般。
那万人往却没有注意到张小凡脸上的神色,眼光都放在烧火棍上。原本他眼中还有些随意,但渐渐地,他似乎发现了什么,非但脸色沉了下来,一双眼更是死死盯着这根黑色难看的棒子。
张小凡在旁边看着,只觉得这万人往看起来好生奇怪,把一尺来长的烧火棍拿在身前,细细看着,右手托住,左手修长的五指在这棒身上轻轻抚摸,轻轻点击,小心至极,忍不住问道:“万兄,请问有什么不对吗?”
万人往如梦惊醒,迟疑了片刻,把烧火棍还给了张小凡,道:“张小兄,在下因为仰慕仙道,所以在这方面书是读了一些,有一些话,还要请教张小兄。”
张小凡道:“请说吧。”
万人往眼光在这烧火棍上瞄了一眼,道:“请问张小兄,这件法宝之中,可是含有阁下的精血?”
张小凡大吃一惊,刹那间脑海中飘过当年在大竹峰后山幽谷中那一幕恐怖的情景,霍地站了起来,指着万人往道:“你……你说什么?”
万人往看了他一眼,缓缓地道:“请问张小兄,这件法宝,可是两件事物合二为一的?”
张小凡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一个秘密,如今竟被这人说了出来,这一惊非同小可,只觉得脑袋中“嗡”的一声,一时说不出话来。
万人往看着张小凡的惊愕表情,自是明白自己所料不错。只见他微微低头,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叹了口气,道:“你不知道吧,这棒上的珠子,原是魔教的圣物。”
张小凡越来越惊,几乎连呼吸都要屏住了,但内心深处却有着一个声音,仿佛在冷冷笑道:“你早知道的,你早知道的……这棍子这般邪气,自然是魔教的邪物……”
“你,你说什么?”张小凡盯着他,一字一字地道。
“这珠子是八百年前,魔教祖师黑心老人的遗物。”万人往的话,就像是一个个钉子,一字一字地钉入了张小凡的心尖,“名字叫作‘噬血珠’。”
张小凡整个人都呆住了,屏住了呼吸。脑海中千万念头百转千回,却始终有一个画面挥之不去:那一具在空桑山山腹密洞之内的骷髅!
万人往看着他震惊的模样,停了片刻,却又淡淡地道:“张小兄,你知道了这珠子的来历,却不知你可还愿意知道这黑色短棒的来历?”
张小凡身子一震,说不出话来,只是直直地盯着万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