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封神不正常

第四十章 朝歌新事

字體:16+-

“駕!駕!駕!”

“殷破敗,還有幾日可到朝歌?”

“殿下,已過曹州,應該還有十日路程。”

“太慢了,給我換馬,不計馬力,日夜兼程,五日之內我等必須回到朝歌。”

“諾!”

……

遠在朝歌宮廷之中,比幹跪在商王的靈前紅腫著雙眼,他是商王子羨的親弟弟,自己大哥去世,焉能不悲?

說來也諷刺,自古王侯將相的家庭,必定少不了爾虞我詐,骨肉相殘的戲碼,從夏朝時期武觀之亂開始,兄弟相殘爭奪父位繼承權,便在曆史的畫卷中占據偌大的篇幅。

商朝更是將這種混亂發揮到了極致,長幼無序,能者上任,但誰是能者?偏執者長有,優秀的定義從來都是勝者王敗者寇,殺了你,能不能證明我比你更優秀。

直至西周初期,周公以周禮建立長子繼承的製度以後,才讓這股子弑父,弟弑兄的事情得以緩解。

但也隻是緩解,周天子之位的繼承者都有後人推翻過這個製度,更不用說眾多諸侯,以及後世的各個大一統王朝。

對此,某唐朝明君和明朝老四,可做例證。

在如此混亂的商代繼承史上,比幹,作為帝乙的弟弟,不僅沒有被猜忌,反而身居丞相之位,文臣之表,足以證明帝乙對這個弟弟的喜愛與信任。

比幹其人,忠耿正直,心地純善,為大商率直無私,堪稱美德的典範,不然也不會描述擁有一顆七竅玲瓏心,也就是赤子之心。

這樣的人,能施仁政,帝乙時期大部分的仁政,諸如事農桑,減賦稅等舉措都是由帝乙製定,交給比幹去施行,好處就是他是真的為天下蒼生,為成湯社稷著想,無私奉獻的去貫徹這些政治主張。

也有壞處,就比如現在,黃飛虎在旁邊說幹了嘴,勸說比幹毒殺子啟、仲衍兩兄弟,可比幹正直善良,不願弑殺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