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折扇是讀書人出行必備,也是撩妹泡妞不可缺的神器,但現在,折扇已經落伍了,手裏沒有一張《大明報》,你都不好意思說你是讀書人。
還有,去青樓狎妓喝花酒什麽,手裏沒有一張《大明報》,會被姑娘們鄙視,甚至冷落,讓你尷尬得無地自容。
甚至連那些橫行無忌,走螃蟹步的紈絝們不再拎著鳥籠子什麽的逛街,手裏握著一份卷成圓筒的《大明報》耀武揚威,凸顯他們與眾不同的身份。
擁有金手指,能未卜先知的朱有兼都沒有想到,《大明報》會有這麽多作用,成為引領大明時尚的王者。
也有人好奇,《大明報》投入越多,那豈不是虧得越多?不過也不奇怪,畢竟皇帝是大明朝最大的地主,銀子肯定多得花不完。
其實,《大明報》前期是虧得一塌糊塗,直到有一天,一些商人看到副刊上有人廣告求購信息或出售房產等供貨信息時,終於反應過來,《大明報》竟然還有這樣的作用?
慢慢的,類似這樣的求購和供貨信息多了之後,經濟副刊已經成為了商人們每天必看,甚至打廣告的信息交流地之一。
廣告嘛,前期是免費的,但版麵就這麽一點,為了爭搶一個廣告位,財大氣粗的商人們直接掏錢買廣告位,大家都是有錢人,爭的是一口氣,自然引發了價格戰,最後是價高者得。
在有心人有意無意的引導下,為爭奪一個廣告位,價格戰時有發生,也造成了廣告位的價格居高不下。
這就是《大明報》唯一的收入來源,一個月結算下來,扣除所有成本、工錢等費用後,還有不小的結餘,原本免費供應,賠大錢的《大明報》竟然盈利了,著實驚掉了包括狗頭軍師吳不為在內的一些人的下巴。
《大明報》的盈虧帳目屬商業機密,知道的僅報館館長吳不為和負責帳目的帳房先生,對外一律宣稱賠錢,是大明崇禎皇帝給大家的一個福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