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宁二年,军中冒出两个人杰,一个叫李自成,一个叫张献忠。
在国外战场上屡立奇功,被迅速提拔,已经成为局域战场统帅了。
连延宁帝都没搞明白,李自成和张献忠,明明是两个书生,前者是经济学博士,后者是管理学硕士。
跟打仗都不沾边,也没有走科举的道路,就是两个科研人员。
却在战争之初,他们穿上戎装,报名军中。
进入军中后,因为他俩的学历出众,被调去当秘书,他俩都不约而同的拒绝了,而是在基层军队中服役。
一场场小战打下来,一步步升迁。
最后干到到了局域战场的统帅,荣封侯爵,就差一步就能当国公了,估计战后,军功足够封王了。
说到勋贵。
这些年,受到舆论冲击最大的除了皇帝制,就是勋贵。
勋贵快要被坑死了。
皇帝制根深蒂固,因为把勋贵推在前面当挡箭牌,所以勋贵饱受冲击,皇帝制却根深蒂固。
而皇帝制又和勋贵深度捆绑,勋贵不可能抛弃皇帝而单独存在,被迫为皇帝抵挡所有风刀雪剑。
李自成善于打攻坚战,张献忠善于长途奔袭。
两个人互相看不上,互相瞧不起对方。
所以在战场上两个人在较劲。
延宁四年,李自成在美洲战场上打开局面,包围夏国首都。
次年,张献忠在西欧战场上打开局面,轰炸大元两京,大元投降。
延宁六年,大明在世界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延宁帝的太子遭遇车祸,经由调查发现,是法国皇帝朱厚熜策划的。
太子双腿截肢,一个有残疾的太子,是当不了皇帝的。
他请命去主持欧洲战场。
朝臣不同意,但延宁帝爱子心切,又觉得换太子亏欠长子,也就同意了。
可太子到了西欧半年,就将西欧战局搅得一团乱麻。
而法国皇帝朱厚熜把他耍得团团转。
太子瞎搞,把张献忠给气死了,导致欧洲战场崩盘。
紧接着,非洲战场绝地反击,大明节节败退,转瞬就丢了西欧和非洲两大战场。
而两大洲抽出兵力,支援夏国,李自成在北美苦苦支撑。
此时已经是延宁九年,大明国内对战争已经到了极致不满的地步,因为战争已经影响百姓生活了。
百姓对开疆拓土不感兴趣。
他们只对柴米油盐感兴趣。
他们对国家大事不想参与,只对物价高低时时关注。
百姓就是百姓,过自己的日子。
朝廷就是朝廷,管好你们自己的事。
两者互不干涉。
我也不想进入朝廷,你也不要干涉我。
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可是。
朝廷却希望百姓参政呢,你们不参与,祖制那边交代不过去呀,也希望百姓管一管国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
老百姓却反对战争。
国内反战情绪高涨。
国外反战情绪也极为高涨。
全世界都在呼吁和平!
和平,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声音。
延宁十一年,延宁帝顺应潮流,高喊和平口号,认为世界战争应该停止了,世界应该聆听百姓的声音,恢复和平。
各大藩国肯定反对呀。
攻守之势转换,大明从绝对优势开始处于下风了,各国的好日子来了。
千万别忘了战争的目的呀!
大明军队节节败退,在各大洲的防御实力失守。
延宁十二年,延宁帝在秘密基地里投入海量资源,大力支持。
同年,废太子回国。
他的确遭遇刺杀而丢掉双腿,但也因为他,让大明丧失战局优势,他是战争罪人!
他被送上军事法庭。
连他父亲延宁帝也救不了他。
一路上他一言不发,之所以没自杀谢罪,因为他的父亲延宁帝给他写了一封信,不能用自杀来逃避司法。
作为大明皇族,不应有任何特权,而且要起到带头作用。
所以,延宁十三年,他被定罪后,自杀于监狱之中,全了皇族名声。
同一天,延宁帝下罪己诏。
延宁十三年,九月,大明召开Z26会议,强烈要求停战,恢复战前格局,却遭到各国无视。
延宁十三年十一月,一团烟云,出现在西欧上空……
同一时间。
三架飞机,从夏威夷出发,分别向大洋洲、北美、南美飞行而去。
一团巨大的烟云,让整个世界安静了。
第五颗,在东欧开放。
第六颗,照亮了非洲大陆。
延宁十三年十一月,全世界沉默了。
却在同一天,各国发出和平的呼声!
恐怖的烟云,让世界见识到了大明的恐怖。
大家都知道这东西的能力。
因为各国都在研究。
只是大明是第一个研究的,也是第一个研究成功的。
殊不知,这个概念在五十年前就提出来了,用了五十年的时间,无数次实验失败,终于研制成功。
世界和平终于要来了!
延宁十四年,北京和谈,会上签订了世界和平条约。
会上总结了战争的胜败对错,然后畅想世界未来,世界将诞生全新格局,而这个格局的制定者,还是大明。
三次世界大战,终于画上了完美句号。
世界将不会再有战争,将永远和平。
大明并没有得寸进尺,只是划分疆土,并恢复战前经济模式即可。
主要原因,这东西也没有存货了。
大明现在也是狐假虎威。
但和谈的核心是,其他各国不许拥有这种东西,这是底线。
然而,就在会议进行当中。
大楚宣告研发成功!
完全超乎大明预料之外。
会议内容临时更改,将不许拥有,改成了仅大明与楚国两国拥有,但要保证不可扩散……
结果,又有一个国家宣布研发成功!
延宁帝拍桌子了,你们能不能盼大明点好?
最后签订了不扩散条约。
结果,在延宁十五年,北美三国宣布,组建北美联邦,北美变成了一个国家。
南美也进行了联邦选举,也成为了联邦国家。
紧接着,非洲、西欧、东欧,还有西亚、南亚、中亚等地,全都进行了联邦改革……
Z26,变成了Z10!
全世界,就剩下十个国家了。
大明、南亚、西亚、中亚、东欧、西欧、非洲、大洋洲、南美、北美!
延宁帝都懵逼了,刚签订的合约还有用了吗?
说好了不扩散,结果你们全有了是吧?
玩呢!
关键是,全世界由26个国家,变成了10个,且个个都是大国,这下未来可就麻烦了。
景泰帝构建的世界格局,是把各洲打乱,彼此制衡,让世界依托于大明。
可现在的世界格局,却是大洲联合,反而同仇敌忾地对付大明。
说来说去,都是废太子瞎指挥干的好事。
也怪延宁朝没有顶级战略眼光的朝臣,没有注意挑唆各国矛盾,分裂各国,最后才自尝恶果。
现在的人都躺在祖宗功劳簿上呢,今天尚且还是世界霸主,都是祖宗的遗泽呢。
延宁十五年,延宁帝下罪己诏,宣布退位,并将自己关在深宫内,选择绝食。
十一天后,延宁帝驾崩。
新太子登基,年号靖安。
给延宁帝上庙号显宗,谥号,闵。
靖安帝登基,首先要处理国际关系,其次要恢复战后经济,然后是构建战后新局势。
大明再想当世界霸主,怕是困难了。
各大洲已经有关起门来,自己玩的意思了。
大明想主导世界,凭此战的战果,怕是不太够格,尤其世界迎来新局势。
靖安帝立刻打出和平外交的口号,构建战后新的政治体系。
Z10定在南美举办,讨论战后新格局。
世界将从一超多强,变成了十强并立的局面。
重新组合的各大国,已经将所有缺点全部补齐,各国都是一个顶级大国,完全能够独立发展。
最关键的是,大明的优势也不再明显了。
世界新格局,就是世界各国应该和平共处,共同享受地球上的一切成果,不存在孰强孰弱,平等,是第一要务。
等于说,把大明这个霸主掀翻,仍是战后格局的新挑战。
靖安帝也有意思,竟然愿意放弃霸主的虚名,只要求一点,就是经济全球化。
作为世界工厂,大明不能没有世界贸易。
战争时期,国内为何呼吁停战,就是因为没有外贸嘛,战后恢复外贸,是重中之重。
各国都知道大明的窘境,所以都端着讨价还价。
经过一年时间扯皮,最后签订协约。
世界进入十强并列的新局面,大明不再享受各国一切优惠政策,各国之间一律平等。
世界开放市场,不许因政治因素,而断绝经济发展。
九国拥有印发货币的权力,并且放弃使用大明年号,使用新法纪年。
公认纪年法,是以黄帝历纪年法。
从这一刻开始,朱祁钰构建的世界体系,维持170年之后,彻底走向崩溃。
即便大明仍旧有世界霸主之实,却没有了名声。
而这,换来了大明商品畅销全球。
从万历帝,就开始用品牌垄断世界市场,随着战争而被打破,但随着和平时代到来,品牌效应又开始了。
尤其是今天,战争几乎就要远离人们了。
未来的世界,将没有战争。
大明以恐怖的经济实力,还会继续统治世界的。
这是靖安帝的底气。
靖安帝始终认为,大明的强,不是强在名声之上,而是强在实力上,强在方方面面。
三次战争,大明都是虎头蛇尾的收尾,颇有几分命不在大明的意思。
归根结底,是皇帝不行。
景泰帝在位时,为什么没有这种情况发生,成化帝在位时,为何没有?
洪武、永乐朝为什么也没有?
归根结底,是皇帝不行。
可靖安帝不会说出口的,这就涉及到了他的核心利益。
皇帝制,在摇摇欲坠的今天,却还在勉力维持。
靖安帝继位之后,也在思考,皇帝制还能维持几年呢?五十年?还是一百年?之后会走向何方呢?
他压根就没搞清楚,各大洲的国家,是怎么从皇帝制,走到联邦制的?那到底谁还是皇帝?
以皇帝制的顽固性,肯定没人愿意放弃权力的,也就不可能走向什么联邦制。
太诡异了。
靖安帝理解的联邦制,其实就是诸侯国之间的联盟。
不然没法解释呀。
因为据他了解,各洲的藩国还以国的形式存在,皇帝也没走,只是变成了王,继续管着自己的国家。
但外交上,是高度一致的。
就像是诸侯国,都听周天子的话。
也有一点不一样。
周天子是轮着干的。
比如说,北美三国,三个皇帝轮着干联邦皇帝,简称联皇。
这个联皇,是从三个家族中轮,而这三个家族都姓朱,就是之前的皇帝。
以八年为期限,一家干八年,然后再轮回来。
基本上各洲都是用的这套体系。
反而大明不一样了。
因为大明是一个完全独立统一的国家,内部没有什么藩国,也没有什么小势力,是完全统一,地方完全听命于中枢的。
倒是其他小藩国,是希望和大明组建联邦的,毕竟谁都想当一当大明的主人。
大明就一个字:滚!
所以,大明变成了异类。
反而人家用皿煮,来要求大明……
靖安帝也不生气,因为他知道,大明才是真正的大统一国家,反而那些联邦啊,都有分裂的隐患。
未来世界,将从战争转移到了经济,经济场上,才是较量的天地。
以前是一言不合就开战。
现在是开始斗心眼。
看谁更坏。
这个时代,是动不了拳头的,真要动拳头,世界都要毁灭了。
还是乖乖的把视线投入太空吧。
天上,才是真正的归宿。
宇宙的尽头,不会真是铁岭吧?
转眼到了靖安十年,大明经济已经快速恢复到了战前阶段,但繁荣程度却远不如战前。
因为战前所谓的繁荣,是虚假繁荣,是抽水世界造成的繁荣假象。
到了现在,各国已经使用了自己的货币,明元只是唯一世界货币而已,但人家的货币是洲货币。
严重削弱了明元的地位,所以大明经济不会再达到战前的极端繁荣了,永远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