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數字人技術太過擬真的緣故,如今的王通已經把朱祁鎮當做了一個真人來看待了。
所以再問完之前的問題後他頓了頓,又補充說道:
“雖然我不搞MR和AR技術,但數學算法方麵我多少還算了解,這樣做的技術成本……要比複印仿品大上許多倍才是吧?”
“成本啊……”
朱祁鎮很坦然的點了點頭,強大的算法讓他瞬間理解了王通的意思:
“沒錯,這樣做的成本很高……甚至可以說極高。”
“但是對於國博而言,自然也有支持這種做法的理由。”
說著,朱祁鎮深吸一口氣,解釋道:
“第一個理由比較直接,就是如果直接將仿品放在其中展覽,那麽【陳列品是原本】這種話就沒法說出口了,這在宣傳上對展館是不利的。”
“其次呢,這種無字書籍在遊客的體驗角度上看是很新奇的,同時由於隻要做舊封麵的緣故,無字書籍在生產成本上更低一些,所以博物館方麵可以作為小禮品贈送給遊客。”
“像你們手裏的無字書籍頁內實際上是筆記本,實用又有紀念意義。”
“但如果是印刷仿品就不一樣了,一來沒有筆記本的實用價值,二來它的技術成本雖然低,但工業成本卻要比無字書籍高很多,搞印刷品國博要虧死……”
王通聞言思索片刻,微微點了點頭。
也是。
國博的這種障眼法很有趣味性,同時也能一定程度的科普科學技術。
譬如大部分遊客在知道真相後應該都不會生氣,而是會感歎現代科技的發達,連自己眼睛看到的、雙手感觸到的東西都能是假的……
接著遊客被告知這本無字書籍是給大家的紀念品,觀展體驗基本上瞬間就被拉滿了。
而印刷品則不然。
全文印刷的首卷成本在無字書籍的數倍以上,除非國家補貼,否則以國博免費預約的規則,估摸著沒幾天就得倒閉了——畢竟國博總不能學春秋航空那樣上機了還從頭到尾搞推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