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第二百二十三章 就得帶奇怪的徒弟。

字體:16+-

幾位教授的眉毛微微抽搐了一下。

這個問題,其實真的很難回答。

因為,範圍實在是太廣了!

鬼知道你想聽什麽答案?

就這話題。

發展出來幾百上千不重複的論文都完全沒問題。

“我覺得,華夏音樂體係現如今需要在保持特色基礎的情況下,盡可能借鑒西方音樂,進行擴充與發展。”

許欣開了口。

第一句話。

就十分的空泛。

李景霖微不可察的皺了皺眉。

但很快。

隨著許欣接下來的話。

李景霖的眉頭開始舒展開。

“華夏很早就掌握了七聲,但偏愛和諧的五聲,所以,長久發展而來,愈發追求旋律與節奏,但卻輕視了和聲作用,而西方音樂則是更加注重和聲。”

“西方音樂更加講究一個寬度,整體性更強,如果以畫來描述的話,便是一層一層的油畫,要有線條,色彩,敏感,一層一層的顏料鋪陳,在各項上更加均衡。”

“而華夏的音樂若沒有明顯的旋律,便不稱其為音樂,和聲可有可無,如一些水墨畫一般,線條,輪廓,但大道至簡,更注重意境。”

“就好像國畫在透視手段上表現的並不明顯一樣,華夏音樂不是沒有和聲,而是十分不明顯,並且極少運用。”

“這些差異,更多的是源自於其他方麵的。”

許欣的思維清晰,闡述的十分有條理。

並且,是處於一個十分客觀的角度,對兩者的不同做出比較。

並沒有帶什麽感情色彩。

也並沒有踩一捧一,或是迎合投機的感覺。

“所以,若是沒有接觸過華夏音樂的西方人,聽華夏音樂,就會覺得仿佛隻有一根線在飄,十分不夠凝實,而華夏人聽西方音樂,也由於習慣不了和聲的原因,覺得西方音樂如混雜的噪聲。”

“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會覺得,華夏音樂在意境上更為深遠,而西方音樂的形式更為厚重,現如今的華夏音樂發展,需要在保持深遠意境的基礎上,其實也應更注重和聲的功能與效用,著重挖掘音樂基礎的更多運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