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庇天下

第177章 宝贝团队

字体:16+-

“不行,如果让拓西巴集团公司在EVD产品技术标准上抢到先手的话对我们飞利浦集团公司是非常不利的。”

黄玉龙此时脸上露出了焦躁的神情。

其实飞利浦公司通过对华科电子科技公司在市面上推出的产品进行了拆解分析,工程技术人员发现这样的EVD产品用到的编解码芯片和控制器芯片以及电源模块芯片和功率放大器以及数模转换芯片上面都是牧野电子科技公司和星环科技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的,而且集成度非常高,在芯片器件和电子电路硬件系统上的技术水平非常之高,不用依靠国外的这些半导体芯片产商就能自给自足。

湾湾岛联电集团公司旗下的晶圆厂正在为牧野电子科技公司进行代工生产众多的芯片器件,是可以满足自身EVD产品以及其他产品需要的芯片器件产能,而且鹏城市这边同时有两座晶圆厂正在建设当中,就是为牧野电子科技公司以及星环科技公司准备的。

让黄玉龙震惊的是周晓东掌管的几家公司还在非常努力地设计开发生产一些非常关键的半导体设备产品。

通过他们搜集到的资料消息已经可以确定星环科技公司公司的晶圆实验生产线已经开始用上了自己设计开发的光刻机设备,据说技术性能非常先进,这种光刻机设备的技术专利甚至连从飞利浦集团剥离出去的艾斯摩尔公司都没有。

艾斯摩尔公司剥离出去十多年了,设计生产的光刻机设备卖得并不怎么样,不论是设备技术性能还是销量都被膏药国国内的康尼精机以及嘉能生产的光刻机设备死死地压着。

现在华国国内又突然冒出来星环科技公司这么一家研制光刻机设备的公司来,而且掌握了非常先进的技术专利,很多的技术专利连康尼精机以及嘉能公司都没有!

从不同渠道得到的消息进行判断分析,星环科技公司研制的光刻机设备已经得到了华国技术专家的审核认可,而且中央高层人员对此非常重视,并且这样的设备似乎已经进入了试验生产阶段。

更让他感到吃惊的是华微半导体公司就落户在牧野电子科技公司所在的工业园区,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是罗志平这样的技术大佬,正在跟周晓东的公司联合研制刻蚀设备。

这个周晓东野心极大,似乎要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以及关键的半导体加工设备都要自己搞,关键这些事似乎已经有了不少的技术突破,而且似乎并没有花多少钱!

我勒个去!

这个周晓东简直神人一个!

从各方面搜集得到的消息资料越多,黄玉龙越是发现这个周晓东是个天才中的天才,竟然在如此高难度的技术产业当中带领着一批技术经验明显不足的团队硬是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取得了不少的突破!

这个已经不是飞利浦集团公司能够动用自身力量来压制周晓东旗下的几家公司的事情了。

黄玉龙之前只是单纯地想联合多家企业来压制住华国国内的EVD产品技术标准,现在才发现周晓东的布局远比想象中的要深远,而且就算是动用集团公司的全部力量根本挡不住!

不仅拦不住,而且极有可能在不久的时间里面就会遭到周晓东旗下公司的反噬!

因为周晓东在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布局以及市场营销手段上极为厉害!

这个周晓东旗下的公司接连推出的多款产品都是华国国内的爆款产品,卖得非常好,那就没有失手的!

一想到这里,一股寒意从黄玉龙的尾椎骨直接窜到了头顶!

坐卧不宁的他随即拨通了飞利浦集团公司总部的越洋电话开了一个电话会议。

在电话会议当中,他一五一十地向总部方面进行了汇报。

“我的建议是放弃之前的计划,及早地修复跟这个周晓东和他公司之间的关系,尽早地启动EVD产品技术标准的研发工作……”

在这次的电话会议当中,黄玉龙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实在难以让人相信……黄,你是不是对这个姓周的年青人和他的公司反应过度?”

总部电话那头一名副总裁开口说道。

“是呀,什么时候华国国内有这么先进的技术了?”

黄玉龙沉默了几秒钟后说道:“我建议总部方面来这边对周晓东旗下公司进行一次参观考察,我相信到时候大家会赞同我的意见。”

电话那头的总裁艾默尔同意了黄玉龙的建议。

毕竟黄玉龙是大中华区的总裁,而飞利浦集团公司对华国国内的市场是很重视的,他的建议飞利浦集团总部方面还是要采纳的。

次日早上,牧野电子科技公司董事办将飞利浦大中华总裁办和飞利浦集团总部先后发过来的参观访问公函呈交给了周晓东。

“周董,黄总打电话过来说想尽快跟您见上一面。”

“那安排在下午吧。”

周晓东点点头。

这两天黄玉龙并没有离开鹏城市,跟玄思科技公司之间的谈判还在继续,进展不大。

现在黄玉龙急着想跟他见面有很大的可能是想在飞利浦集团总部总裁艾默尔先生和几名副总裁要过来参观考察之前打破目前这种僵持的局面。

对于黄玉龙的盘算,周晓东心中笑了笑,对此他并不会做出什么评价。

不一阵,周晓东赶到了玄思科技公司那边的一间独立的车间里面。

他过来的时候,见到钟保国等人正围绕着一套设备讨论着事情。

见到周晓东大步走过来,钟保国和龙伟业等人随即快步迎上来。

周晓东跟其中一名留着平头、国字脸的中年男人笑着握手道:“李教授,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了!”

眼前的李一凡教授笑着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上次国防科技部同意向周晓东的公司提供处于保密状态中的磁流变抛光实验装置后,李一凡教授便带着一支十来人的技术团队将国防大学超精密加工技术实验室研制出来的磁流变抛光装置和离子束抛光装置进行拆解后送到了玄思科技公司这边,现在这两套装置完成了组装工作。

周晓东此时惊喜地看着眼前这两套试验样机装置,对李一凡教授说道:“李教授,让这两套试验样机装置能够走出实验室还需要攻克哪些技术难题?”

按照技术研发流程,一般是要做出原理样机后再做出初样样机,再做出试验样机,这样试验样机还需要进行各种功能完善,是无法直接走出实验室进行批量生产的。

李一凡教授开口说道:“目前我们已经把磁流变装置的磁流变剪切去除加工的机理和数学模型给搞清楚了,现在最大的难题是由于控制精度不够,实验装置现在没办法加工复杂曲面光学器件,另外悬浮**中用到的这种高饱和度磁化强度的铁磁性微颗粒材料尺寸规格和纯度不够……”

周晓东点点头:“装置设备在运动控制精度上我们这边已经做得很好了,可以很快解决这方面的难题。”

他顿了顿说道:“至于说这种磁流变悬浮液用到的化学用品纯度不够的难题我们会组织化学材料工程技术团队和设备技术团队针对这个情况专门研制专用的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并且实现规模化量产,至少能供应年产数吨级别的这种磁悬浮液产品。”

听到周晓东一口答应下来,并且要规模化量产,李一凡吃惊地说道:“周董,这个可是需要投入相当大资金的……”

“李教授,资金上面的事情你不要担心,我这个人其他的本事没有,赚钱的本事还是有一些的。”

周晓东笑着说道。

听到周晓东的话,李教授等人都是笑了起来。

李一凡当然知道周晓东是在开玩笑,他过来的这段时间通过从钟保国和龙伟业等人以及其他的渠道得知这位周董是个天才中的天才,而且是个经商奇才,非常能赚钱。

他接到上面的命令是带着超精密加工技术实验室的一支团队来到周晓东的公司帮助这边的技术团队攻克光刻机设备光学镜头组的加工技术难题,过来后发现这位周董的公司里面汇集了一大批国内顶尖的光电技术技术团队,尤其是各种材料工程师和技师非常多,这让他是非常吃惊的。

“李教授,你带领的技术团队已经解决了技术理论上这些非常难的事情,接下来我们争取在几年时间里面将这样的设备真正地开始商用起来,打破国外在这超高精密加工技术设备的封锁,同时大幅提升我们在光学器件设备的技术性能。”

用起来,打破国外在这超高精密加工技术设备的封锁,同时大幅提升我们在光学器件设备的技术性能。”

周晓东兴奋地说道:“有了这些神器,我们就能够加工出各种高端的产品设备,别的不说,我们研制的光刻机镜头组就能顺利地加工出来,这对我们国内的半导体制程工艺和半导体设备的技术进步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此之前,周晓东还不知道国内竟然还存在这样一支默默进行磁流变技术研制开发的团队,而且从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持续了近十年。

像李教授这样能够沉下心坐得住冷板凳的技术专家在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坚持了十七八年,一点一滴地进行各种研究和技术积累,并且带出了数十名这个技术领域的博士和硕士生。

更让周晓东惊喜无比的是这位李教授现在要在自己的公司工作了,这让他顿时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李教授,你放心,公司这边马上成立一个专用的实验室,添加更多的技术人员,采购和自制这两款加工设备研发需要的各种实验设备,争取在一两年之内试制出可以投入使用状态的设备出来,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各种技术优化升级。”

周晓东信心满满地说道:“我相信我们在实际使用了数年后是完全可以让设备各方面的技术性能成熟起来的,到时候再向国内的企业进行推广,大范围地开始使用,可以迅速地提升我们国内整体超高精密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技术水平。”

他知道这种超高精密磁流变抛光加工设备技术目前是世界超高精密加工最前沿的设备技术,目前米国方面已经推出了商用化的设备,加工精度可以做到一纳米以下,这个已经是目前世界上能做到的最高加工精度了。

在找到李教授这支处于保密状态当中的实验室和技术团队之前,周晓东就和钟保国等人商讨了建立一支研发磁流变抛光装置团队的想法,上次去京城跟最高首长见面后才晓得国内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实验室和技术团队,而且这支技术团队已经研发了十来年的磁流变技术,连试验样机都搞出来了。

现在国家抽调了李教授和其中的一部分技术团队过来帮助周晓东的公司来开发可商用化的超高精密抛光装置自然是周晓东喜不自胜,这个可是用钱都买不来的宝贝呀!

目前这种磁流变抛光装置就连米国也才是刚刚进入实用化,单单就这种超高精密抛光加工技术层面来说,李一凡教授带领的技术团队是不输于国外的。

只是之前国内的精密运动控制技术和微纳米材料技术上国内的企业跟不上,李教授带领的技术团队只能是在实验室里面制备出试验样机进行理论原理模型和技术的验证测试,无法走出实验室。

现在周晓东在得到技术团队和试验样机装置后那是不计成本也要这样的设备走出实验室投入实际使用的。

因为这样的超高精密加工设备太重要了,能够实现这两种超高精密加工设备的商用化,这对他旗下的几家公司来说那是如虎添翼,一下子就破解了光刻机镜头组的加工难题,顺带着也是破掉了光刻工艺技术不断提升的难题。

这样的设备技术能够掌握那就是一通百通,基本上能够将涉及到超高精密加工的技术产业全都给打通了,剩下的只不过只是设备使用过程中技术经验积累的问题,技术难度反倒是没那么大了。

周晓东在前世的时候国内在最先进的制程工艺还是跟西方国家保持着至少三代以上的制程工艺的差距,在光刻机设备技术上差不多有十来年的差距。

当时身为顶尖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家的他每每看到国内媒体在鼓吹艾斯摩尔公司光刻机设备技术的先进性,同时大肆追捧为光刻机镜头组提供镜头打磨的德意志彩思光学巨头公司。

这些媒体很不负责地鼓吹宣扬这些光刻机需要的镜片打磨是靠彩思公司加工经验丰富的技师用手工一片一片磨出来的,渲染出德意志的技师的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品质,末了不忘再踩一脚国内的制造企业和从业人员。

这种所谓的用手工打磨光刻机镜片纯粹就是扯淡了,彩思公司能够打磨出这种镜片来主要是因为自身在磁流变抛光加工装置和工艺技术研发上跟得很紧,自己能研制出这样的设备来,另外这家公司也能从欧洲那边可以采购到超高分辨率的电镜设备可以对加工出来的镜片表面进行检测观察而已,这种设备可以观察到极为微细的凹凸表面情况。

为了研制光电器件,玄思科技公司这边的实验大楼里面买了好几套不同类型的电子显微镜装置,基本上都是数百万一套的装置,最贵的一套高达上千万。

这些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分辨率基本上能够做到几个纳米到亚纳米级别,用来观察检测光学器件表面加工精度还是够用的。

目前来说彩思公司镜片打磨精度也就能做到亚纳米级别,而玄思科技钟保国和龙伟业带领的团队掌握的光学器件加工技术还是差了些,不过也能做到了几十个纳米级别。

罗志平的技术团队其实有在为玄思科技公司研制离子束抛光设备技术,按照他们掌握的技术水平,是可以把玄思科技公司的加工精度提升到几个纳米的程度,不过要想做到亚纳米程度,那就必须要等到这种磁流变抛光装置投入使用了。

周晓东当然对此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他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着技术团队搞定了光刻机工件台这种极高精度的运动装置需要的技术,其实是已经是打通了超高精密数控设备的其中一条经脉。

这方面的技术经验当然是能够移植到李一凡教授研制的这种磁流变抛光装置上面的。

李一凡教授过来后在得知这位周董竟然破解了光刻机设备工件台的技术难题,心中那是极为激动的,当然对研制出实用化的磁流变装置充满了信心。

“周董,现在这边集中了一大批来自各个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我对尽快研制出实用化的磁流变抛光装置更加有信心了。”

李一凡教授顿了顿说道:“我竭尽全力在一到两年内将磁流变抛光设备和离子束抛光设备达到实用化的程度。”

“哈哈,那我可是等着好消息了。”

周晓东笑着说道。

像李教授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科技发展那是真的全心全意,十分拼命的,他能做的是为这些技术专家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充裕的研发经费。

其实现阶段国内的技术研发团队的研发成本要比国外低得多,快速组织起来一支几千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围绕着这个特定的设备技术项目领域持续地进行高强度研发,撑死一年消耗掉几亿,五到十年的时间里面也就是二十来亿的样子。

但是打通这个关键设备技术后能够为周晓东的公司带来十倍几十倍的收益,不要太赚钱呦!

而且现阶段这种设备掌握在米国和霓虹国以及德意志这些少数几个国家企业手里,这是他们的核心技术设备,是有钱都买不到的设备!

周晓东现在竟然得到这样的一支有着十来年研发积累的团队,想到这里他都开心得不行!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使劲地往这个设备技术领域砸钱砸技术人才就是了!

在李一凡的介绍下,周晓东笑眯眯地跟他带过来的十来个博士和硕士握手,看着这些人的样子仿佛像是看一些漂亮美女一般。

“欢迎欢迎呀,大家过来后只管安心进行技术研发方面的工作,工资待遇呢跟玄思科技这边其他技术研发人员相同的待遇,另外公司会帮助大家解决家眷过来工作生活方面的事情。”

周晓东笑着说道。

听到他的话,这些跟着过来的技术研发人员眼中都是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过来的这段时间,他们是知道玄思科技公司这边技术研发人员的薪资是其他企业单位薪资的几倍,而且也能按照技术贡献享受到公司利润分红,这让他们十分羡慕。

玄思科技公司跟国防大学以及豫省科技厅那边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玄思科技公司这边会为李一凡教授技术团队建立一个重点实验室,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和国防大学那边技术共享,利益共享。

周晓东笑着对李一凡教授说道:“李教授,公司这边产品技术攻关向来是团队作战,这些年李教授培养了很多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我还是希望由你出面做一下工作,多拉一些人员过来尽快把相关的技术部门给组建起来开展研发工作。”

“周董,需要招募多大规模的研发队伍呀?”

李一凡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两种超高精密加工设备对我们极为重要,技术研发团队小了不行,至少要招募一两千人的研发团队。”

“……”

李一凡听到这话脸上的眼镜都差点掉下来!

“这招的人也太多了吧?”

“我还嫌少呢,”周晓东笑着说道:“我们不是把设备开发出来就行了,中间要不断进行技术优化升级,而且不光是我们自用,今后设备还要服务于国内众多技术行业的企业,要进行研发的技术项目非常多,国内从事超高精密加工设备技术研发的人员太少,我们要多招募一些这方面的技术人才通过一系列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项目把技术团队培养起来。”

李一凡见到周晓东一脸坚决的神情,随后点点头:“那我马上进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