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個這有自己名字的論文題目,普朗克又看了看手裏這篇論文的厚度,隻有薄薄的幾頁紙。
這又讓他不禁有些好奇,自己、愛因斯坦以及無數物理學家們耗費二十多年的時間和心血,都沒法成功解決的難題,難道就這樣被中國天才輕輕鬆鬆地給化解了嗎?
普朗克調整了一下架在鼻子上的眼鏡的位置,開始認真地閱讀起陳慕武的這篇論文來。
萊布尼茨,沒錯,就是發明了微積分的那一個,除了數學家之外,他還是一個哲學家。
他曾經提出過一個哲學觀點,叫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意思是在宏觀世界中,並不存在完全一模一樣的東西,即使看起來一模一樣,但總是會有辦法將它們區分的。
經典力學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即使兩個完全相同的粒子,它們的運動軌道也不會相同。
隻要追蹤它們的軌道,就可以確定這兩個粒子在某一時刻的位置和速度。
所以在愛因斯坦的推導中,他自然而然地也認為每個光子都遵循宏觀世界的規律,都是獨一無二的。
即使一個係統中隻有兩個光子,光子A和光子B,如果讓這兩個光子互相交換位置,得到光子B和光子A。
因為每個光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這個雙光子係統在交換位置前後,也會被視為係統中的兩種不同狀態。
在這裏,陳慕武提出來了一項與眾不同的新觀點。
他認為,在微觀世界中,【光子是不可分辨的全同粒子】。
因為光子沒有質量,所以隻要兩個光子的頻率相同,那麽它們就會是完全相同的光子,並不會存在什麽光子A和光子B的分別。
在這樣一個由“光子和光子”組成的雙光子係統,在交換位置後,仍然還是一個“光子和光子”係統。
也就是說,這次交換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係統的狀態仍然保持著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