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華繁盛,士子儒生數不勝數。
像是《仕林時文》這等名儒創辦的報紙本就是最受歡迎的刊物,今日又特別刊載了六元文魁賈琮的文章,那就更受關注了。
原本士子文人還以為會看到文辭華麗的詩詞文章,不想賈琮用了整整數千言,以一個個小故事串聯展現了整個義務教育國策的提出、籌劃跟施行過程。
一時間,秦淮河畔似乎變得安靜了許多。
畫舫上的少年們停下了他們的高談闊論,望著報紙上的文字靜靜發呆。
“竟是如此不易……”
“我原以為不過是開間學堂罷了,沒什麽難的……”
“前些日子城西布商楊家給他家附近的公學捐了兩千兩銀子,我還覺得楊家家主仁義無雙。可跟朝廷的投入一比,似乎……大概……好像也就那麽一回事。至少朝廷投入如此之大,也沒專門立碑刻篆宣揚一番。”
“這也正常,你看永豐侯就說了,施行教化,開啟民智,這是朝廷的責任……”
“非也非也,自三皇五帝至今,曆代王朝可有一年投入千萬兩白銀,讓天下幼童免費讀書的事?責任,是咱們大夏朝廷主動攬下的,實際上這並非責任,而是陛下澤被蒼生的恩賜!”
義務教育啊,推行全國的義務教育,這是開天辟地頭一回。
以前沒怎麽關注倒也罷了,如今細思之下,眾人這才看到了朝廷的不易。
按照永豐侯在報紙上的描述,就按前年國朝正式將義務教育推行全國的時候,那年的歲入不過七千萬兩白銀。
投入一千二百萬兩白銀,占據整個朝廷歲入的六分之一。
如此大的投入,這得多大的氣魄與決心?
有教無類這四個字孔聖人喊了一輩子,中原王朝曆經千百年,何時有過如此這般的文教盛世?
道理就是這麽個道理,經不住人去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