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車的數量龐大,且增速極快,整個市場都像是多米諾骨牌,瞬間倒向了嘀嘀。
而此時的江勤,則正在臨川,和市裏的幾個領導吃飯。
“劉局,我陪您一杯,感謝您的幫助。”
“江總客氣,五年了,我們臨川與拚團攜手走過了風風雨雨,希望未來可以一如既往。”
“那是當然,不管未來拚團去了哪裏,臨川永遠是拚團的家。”
江勤一口悶掉杯子裏的酒,表情裏充滿了真摯的謝意。
嘀嘀參選“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獎”的評定是很早之前就做好的,婚禮開始之前他們就已經在推薦名單裏了。
但問題在於,節能減排的獎項是需要數據支持的。
這個東西不是說你可以節能減排,人家就會給你個獎,而嘀嘀麵臨的問題就是在哪裏起步,在哪裏做出參選需要的數據。
滬上不行,京都不行,能有勇氣幫江勤開先河的,隻有臨川。
因為有著的五年團結合作,隻有臨川肯信他。
說起來這件事還挺有意思的,盡管江勤是濟州人,但無論是麵對公眾,還是CCTV給他打的表現,都是臨川青年企業家。
於是在婚宴之後一段時間裏,整個臨川的報紙和電視都在幫忙造勢,瘋狂地宣傳著節能減排,在最短的時間內掀起了一股以“環保”為主題的綠色旋風,各種綠色經濟的海報貼邊了大街小巷。
從民眾角度來看,臨川邁上了環保大時代,而嘀嘀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方麵。
臨川是個重工業城市,又是礦產資源城市,在轉型的浪潮之下,大力推動環保工作並不顯得突兀。
它借助綠色改革頂住壓力,為嘀嘀開了私家車運營的先河,做出了數據,拿到了獎項。
這,是一份潑天的人情,但對臨川來說也是一場潑天的富貴。
未來,當有人再回看這件事,嘀嘀也隻是順應了城市發展需要,聯合私家車主,推動了綠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