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自然是有關於龍的傳說。
隻不過在大夏的故事中,龍是一個神話故事中的形象,作為一種圖騰存在在大夏國的曆史中。
它能飛行,擅變化,會呼風喚雨,與麒麟,鳳凰並列為祥瑞之一。
而龍的始祖名曰應龍。
據說大夏祖先通過觀星象,把天上的星辰定位,串聯為一塊,這才有了龍的初始形象,因為那些星辰隱沒,決定著降雨量,而降雨量又決定著土地的收成。
所以才把龍作為氏族圖騰,祈求風調雨順。
而後人在此基礎上,把龍的形象具體。
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人們把自己看到的美好的東西安在龍的身上。
至於龍生九子,一種說法是,大夏祖先因為部落強大,把天下分為九州,讓自己的九個兒子去管理,每個兒子取一圖騰作為部落標誌,這才有了九子形象。
它們的主體是龍,但是在細節處卻做了區分。
龍與牛的形象被稱為囚牛。
龍與豺狼的形象被稱為睚眥(ya zi)。
龍與鳥的形象被稱為嘲風。
龍與蛤蟆的形象被稱為蒲牢。
龍與獅子的形象被稱為狻猊(suan ni)。
龍與烏龜的形象被稱為霸下。
龍與老虎的形象被稱為狴犴(bi an)。
龍與青龍的形象被稱為負屭(xi)。
龍與魚的形象被稱為螭吻(chi)。
至於為什麽都是動物的形象,那時候大夏祖先並不了解人類起源,所以把在動物身上看到的長處安在自己的幾個兒子身上,比如鳥能在天上飛,魚能在水中遊,是對他們的一種期許。
“怎麽跟我從那人口中聽到的不一樣啊!”
陳雨瑤搖了搖頭。
那個躲在陳幼珊腦中的意識跟她說,龍祖之所以生下幾個孩子,是把自己身上最極端的東西分散在自己兒子身上,使自己變得圓潤,這才躲過了老天的探查,讓它能夠繼續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