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放學後,楊舒力不急於坐7路車回家,而是選擇其他線路,在一個陌生地點下車,轉悠於大街小巷。
不是為了玩耍,也不是為了熟悉重慶市的街道,而是為了第二篇特稿寫作的需要。
第二篇故事比第一篇更有可讀性,楊舒力寄望更高,在選擇故事背景時,他選擇了重慶市,以加強故事的真實性。
他設想這兩個家庭住在重慶市的某處,其生活環境是新城區還是老城區,孩子的定點學校是什麽樣。
甚至重慶市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他也去看了看,了解生產流程,雖然中心醫院的大樓是新修的,跟故事發生的年代已經不一樣。
不過,這樣做有一定風險,如果有人閑得沒事幹,非要追究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那就穿幫了。
通常情況下沒人做這事,就怕萬一。
楊舒力也考慮把故事背景放在離重慶市最近的一個城市,但那樣的話,街道和學校的名稱都要變化。
怎麽辦才好呢?楊舒力沒有最後決定,稿子還沒寫完,等寫完後決定吧。
這個故事很豐滿,一連寫了好幾天,估計最後得有6千字,字數稍多,不超過5千字最好,先不管了,等寫完後再精簡吧。
星期四中午,楊舒力像往常一樣,吃完飯後回到教室,鋪開稿子寫起來。
由於在教室最後一排,誰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麽,同桌的劉智乾目光多次向楊舒力的稿子斜射過來,楊舒力對此也沒辦法。
自從上次黎老師在課堂上讀了楊舒力的作文,劉智乾有時會找他聊幾句,都很簡短,都與文學文章有關,比如劉智乾會突然問道:“你喜不喜歡汪曾祺的文筆?”
楊舒力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劉智乾喜歡語文,數學比較差,期中考試兩人的數學成績差不多,劉智乾高一點,不過期中考試後楊舒力經過自習,數學已經漸漸趕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