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风起1998

第715章 做公益

字体:16+-

“这位就是舒力。”

“这位是于会琳,于姐。”

“哇,一对神仙眷侣啊!”

“于姐不要乱说哈。”

“不是乱说,真的是这种感觉,没想到在重庆还有这样好的人才,你两个在一起……郎才女貌啊。”

“你看,还没有喝酒就这样了。”

“哈哈,不是醉酒,是醉人,今天不喝酒,不然更醉了。”

三人走进包间,开始上菜。

黄敬蜀小时候在大院里的伙伴于会琳,在外地读完大学后曾经在大城市工作过两年,后还是回到重庆找了份机关单位的工作,随着这两年大家事业趋于稳定,联系逐渐多起来。

这次大元和遇到事情,于会琳和她父亲提供了不少帮助,她父亲是副局,和经侦支队的联系是通过他处理的,今天算是答谢宴。

杨舒力的意思是送一块表,几万块的那种,或者别的也行,比如玉镯,反正分量要足,但黄敬蜀不同意,说都是老朋友,相互帮忙应该的,不要弄得一码对一码,交易似的。

杨舒力觉得也有道理,这次就单纯吃个饭,以后有机会再回报。

于会琳比黄敬蜀大几岁,在市财政局工作,体态丰腴,皮肤白皙,性格属于外向型的。

杨舒力讲了一下事情的结局,说明关键人物刘振伟已经回到重庆,对方短时间应该不会再发起攻击了,并向于会琳的帮助表示感谢。

三人举杯庆祝这次大元和危机圆满解决,要了一瓶豆浆,以浆代酒。

吃了一会,话题变得广泛,从别墅装修、育儿心得,到股市新高,杨舒力每有新解,于会琳频频点头。

据说于会琳也是看到黄敬蜀在股市赚到不少钱才决定入市的。

“股市到两千点后,会不会停下来?”于会琳问道。

“不会,从今年的情况看,两千点是个高点,但明年再看,最多是半山腰。”杨舒力说道。

“这么自信吗?”于会琳问道。

“舒力看股票还是很准的。”黄敬蜀说道。

“好吧,我也信,那现在这个局面还可以追加资金吗?”于会琳问道。

“可以的,虽然稍晚了点,但还来得及。”杨舒力说道,“但是有个情况,叫赚指数不赚钱,指数的欺骗性比以前高,但只要稳得住,还是能赚钱的。”

“好吧,那我再加点码。”于会琳笑着说道。

饭局快结束时,于会琳在黄敬蜀耳边说了几句话,黄敬蜀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于会琳对杨舒力说道:“以前有个叫姜哥的,你知道吧?”

“知道。”

“是不是禁忌话题?”于会琳笑着问道。

“不是,我们是言论自由的社会。”杨舒力笑着说道。

“我刚才跟敬蜀说,你比姜哥强多了,敬蜀人好运气也好。我那时还在读大学,暑假回来见过他一面,吃饭时给我爸说,敬蜀她爸脑子进水了,这样做就是害人嘛……”于会琳说道。

“说姜哥没事,不要说我爸,禁忌话题。”黄敬蜀用筷子敲着碗喝道,三个人都笑起来。

饭局很愉快,杨舒力也感欣慰,黄敬蜀有这样的朋友,是有好处的,他也自嘲,现在很多时候会从利益的角度考虑。

在三四线城市生活,现代性比一线城市稀少,需要团结更多力量,大家结成同一阵线,维护自己的利益,不然就会受人欺负。

从秦华玉嘴里得知,杨升元不仅把卤菜店转让出去,还有个新想法,做公益慈善。

这倒不是稀奇事,很多赚了点钱的民企都会有此选择,做公益慈善,收获一些名声,或者进政协捞个位置,目的都是自保。

杨舒力支持这个想法,而且他自己也可以拿点钱来一起做,但有个问题,不能做面子活路,而是要落到实处。

不光是为大元和获取名声和地位,以防那些人觊觎,而是要真的做公益,让有需求的人受益。

这样会有一些技术问题,杨舒力提出,尽量不捐现金,因为现金很容易被截留,不能落到有需要的人手里。

即便送实物,也有讲究,比如送羽绒服,你要是送加拿大鹅那种档次,也不会落到有需要的人手里,而是被那些肥得流油的人穿身上。

杨舒力提出一个方案,给重庆市偏远山区的小学送实物,比如棉服、冬鞋、体育用品、课外书等。

这个方案能够让有需要的人得到实惠,但也有其难处,山区路途遥远,比较辛苦,也不太了解当地情况,远不如在市区找个福利院或者一些孤寡老人送些物品那样简单。

杨升元把这个方案拿到公司讨论,得到大家支持,公司里有从偏远山区出来的人,认为他们真的需要资助,就从冬鞋和羽绒服来讲,不少孩子都缺。

初步讨论结果是,公司拿出20万元资助偏远山区小学,选择3个学校,每个学校能分到六七万元的物资。

杨舒力觉得还不够,大元和餐厅做公益,一定要全城人都知道!

他打电话给涂艺父亲,说有事情找涂艺妈妈商量,于是去了他家一趟。

大元和资助山区小学,希望和教委联合起来做这件事。

事先由教委提供山区小学的信息,确定资助小学名单,以及学校需要的物资,让学校做好接待工作。

由教委联系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做好相关报道工作。

必须明确的是,事情要落到实处,不讲排场,比如送物资的时候不要敲锣打鼓、戴红花之类。

也不能出纰漏,比如冬鞋和羽绒服发下去,却出现在市场上贩卖,这类情况是绝不允许的,如果做得顺利,大元和会继续做下去。

涂艺妈妈认为这是多方得益的好事,她愿意全力支持。

正事谈完,杨舒力和涂艺父亲聊了一会股票,涂艺父亲表示,近一年时间,股市风风雨雨,起起落落,如今终于见到彩虹,已经赚一倍了,他感到满意,等到达两千点,就准备落袋为安。

“不急,涂叔叔,这一次两千点是不能满足的。”杨舒力笑着说道。

“看情况嘛,你和涂艺的意见我也会听取——不过,涂艺的意见好像就是你的意见。”涂艺父亲说道,两人哈哈笑起来。

涂艺工作比较忙,这段时间两人联系很少,不过,涉及股票大事,他还是要提醒涂艺,不能过早离场。

回到家里,把和教委的合作讲出来,秦华玉很高兴,杨升元却皱着眉头,说做事情可以,但是抛头露面……让老向来行不行?

杨舒力说不行,谁是大元和的法人谁就去,万一黎某人犯横,再次把杨升元弄进去,人们只记得电视上是向叔叔,谁记得你杨升元?

众人一番劝说,杨升元终于同意“出镜”。

可以想见,以后杨升元会偶尔出现在重庆地方新闻,一些名誉诸如“优秀企业家”也会接踵而来。

杨舒力心生感慨,都是为了把日子过下去,不得不牺牲一点自我。

至于他本人,还是做他拿手的事——出钱,杨升元这次打算拿20万出来做公益,杨舒力就加20万。

组成杨家父子兵,也算是他对重庆的一点贡献吧。

一共40万,资助的山区小学由原来的3所增加到5所,每所小学能分到8万元,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