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建業那邊不出所料開始內亂了。不管是淮泗派還是本土派,現在都開始人人自危,江東的政治向心力已經快要崩了。”
鄧艾把江東的情報送到了馬謖的手上,看上去心情很不錯。
在此之前,江東內部派係一直被孫權製衡的非常穩定。淮泗派官員與本土派官員在內部對峙之中一直維持著微妙的平衡,以此維持著江東僅有的政治向心力。
但因為諸葛恪突然兵變,淮泗派與本土派的矛盾驟然激化了。本土派擔心淮泗派提前通敵,淮泗派害怕被牽連,整個江東已經是人人自危了。
在此基礎上,兩淮前線已經收到好幾條東吳大族的投誠信了。其中淮泗派本土派都有,孫權辛苦製衡幾十年的心血算是全白費了。
“從中甄別出淮泗出身的官員,其餘的扔了就行。”
雖然因為機緣巧合之下,伐吳的形勢一下子好了不少。但馬謖依然十分冷靜的選擇了甄別投降派係,以此最好戰後清算的準備。
季漢和東吳之間的仇恨,可比與曹魏的仇恨大多了。不僅先帝因東吳而死,而且季漢當時的年青一代基本全毀在了夷陵大火之中。
如此血海深仇,自然不是一言兩語就能了結的。所以就算馬謖不說,朝廷裏也有很多人卯足了勁打算好好算算賬了。
對於大漢和東吳的那一筆爛賬,鄧艾也很了解。於是在這件事上他很默契的閉上了嘴,老老實實的按照馬謖的吩咐開始甄別投誠者。
不過,馬謖雖然願意接受部分江東派係的投誠,不過他並不信任他們。在甄別淮泗投誠的同時,馬謖依然與江東山越做聯係。
接下來,馬謖的計劃就是老老實實在兩淮屯耕了。畢竟諸葛亮親自發話了,馬謖要是再去故意發起戰事消耗關東勢力可真就要挨抽了。
兩淮屯耕也在馬謖的重新穩下來,開始了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