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了!範正也同樣以愁為詩!”“醜奴兒,此乃醜奴兒的詞牌名,南唐馮延巳曾經用此詞牌名寫春愁。”
有人看到這一幕驚呼道,眾人一片嘩然,如果範正再和一首詩,這已經是和了第四首詩詞了。
“少年不知愁滋味!”
“為賦新詞強說愁!”
……………………
眾人心中頓時浮現出一個少年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不知愁苦,為了寫出千古名篇,喜歡登上效仿古人登樓賦詩,為了寫出新詞強行說愁。
“我就說麽?範正的兩首《釵頭鳳》還有半闕滿江紅根本不是他所能體會的心境。”
“還有宮牆柳也不符合實際,那對夫妻乃是普通人家,怎麽會有宮牆,還有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範正還不到弱冠之年,如何有三十歲,征戰八千裏。”
“如今終於有了合理的解釋,乃是範正為賦新詞強說愁。”
這些疑點其實早就被一眾文人質疑,不過世人寫詩都喜歡誇大這也無可厚非,再加上這些詞語仿佛天然契合,另加改動則會意境大變,眾人也就默認了下來。
如今範正終於親口證實了千古名篇中的疑點,而且給出了更加合理的解釋。
“此乃又一首千古名篇也!”
一個文人信誓旦旦的說道,單單這上半闕就已經讓他心靜觸動,曾幾何時,他年輕的時候何嚐不是如此。
其他文人也紛紛點頭,範正此詩算是寫到了文人的心坎裏,當下不禁期待的看下去。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隻見範正繼續寫道。
“這恐怕才是範兄的真情實感。”蘇遁感歎道,李伯父極為固執,對範正偏見極大,極力阻止二人相戀,又怎能不愁。
“之前無愁而硬要說愁,如今卻愁到極點而無話可說。”楊介也歎息道。
“李清照的愁緒很重,連小船都載不動,而範正的愁緒卻在心中,有口說不出來。”眾人感慨道,二人的寫愁的方式不同,卻將愁緒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