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朝會,文武百官早早地來到宣政殿中,等待上官炎上朝。
在大燕朝,除了大型的祭祀活動,群臣是不用向皇帝行三叩九拜之禮的。
上朝以後,群臣手持玉簡向上官炎微微行禮。
禮畢以後,楊公公上前開始宣讀一項項需要在大朝會之上議定的事情。
其實大部分事情早就有了定論,無非是再走一遍而已。
而像寒災這種愈發難解決的問題,反而放在最後。
終於到了最後一項寒災的問題。
待楊公公宣讀完相關的奏折以後,尚書左仆射房文煥率先站出來說道:“聖上,既然如今還沒有完全入冬,便還有挽救的時間,臣建議從國庫之中給地方撥付銀錢,再由地方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救助”。
尚書右仆射崔楨聞言,立馬也站了出來說道:“稟聖上,臣認為房大人的方法並不妥當,如今國庫的所剩的銀錢,臣再清楚不過,若是將錢都撒到地方上去,無異於杯水車薪。”
“所以,臣建議,救濟寒災的銀錢還是應當由中央統一掌管,屆時根據各地上報的情況撥付,並派禦史督促執行”。
“不可,等到地方上將受災的情況報上來以後,便已經有人受災,若是再耽擱幾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死去,還是先行撥付最好”,房文煥也立馬站出來有理有據地反駁道。
“若是像房大人這般的做法,反而會殃及更多的災民”,崔楨說道。
二人說著說著又吵了起來。
各執一詞,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對於這種情形,上官炎和其他的官員們早就見怪不怪。
若是有哪一天二人突然保持意見完全一致,這才奇怪。
房文煥自認為站在道義的一邊,秉承著隻要能救災民,絕不放棄的原則。
而崔楨則是打心底認為,受災哪有不死人的,隻要將中央的調配權掌握在自己手裏,不要讓自己受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