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

第237章 走寶了

字體:16+-

李定安盯著骨扇的陰麵,足足端詳了五六分鍾。

沒錯,油畫的風格過於濃厚,除了三分構圖,還有油畫的經典技法:焦點透視。

這種畫法就像照相,眼睛裏看到的是什麽,畫作中表現的就是什麽,除了真實,與國畫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是三維立體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這幅畫中的怪石竟然有光影,明的地方就明,暗的地方就暗。

國畫絕不會這麽畫,這不是“西多中少”是什麽?

再看畫風,確實很熟悉,肯定見過同類的作品,而且就在京城故宮。

這樣一來,邏輯也能對得上:故宮之中收藏的字畫類作品以清代居多,而正是清早時期,西洋教士布道中國,而他們用的最多的宣傳方法就是宗教畫。

也是那個時候,許多油畫技法被引入,但在民間沒什麽市場,也就因為康熙和乾隆的個人愛好,在宮廷中盛行過一段時間。當時皇家畫院的畫家大都會一些,也會揉合在畫作之中。

所以這類作品民間基本見不到,就故宮收藏的最多,不過暫時不知道畫風和這幅相似的,是哪個皇帝在位時期的。

霎時,李定安的腦海中有如走馬燈,閃過一幅幅的畫作,宣統、光緒、同治、鹹豐、嘉慶、乾隆……

等等,停!

想起來了,就是乾隆朝的作品,掛在乾隆寢宮之一的倦勤齋。

名《聖明帝王圖》,畫的是乾隆出遊時的儀仗,是他剛登基不久,召如意館的首席畫師冷枚畫的。那幅畫不但用了三分法和焦點透視,還大量引用了素描技巧,光影效果和立體感比這一幅還要強。

再一看這幅畫的風格,不敢說一模一樣,至少有七八分相似,十有八九出自冷枚之手。

這位可不是什麽冷門畫家,他在康熙時就是宮廷畫師首席,清四家之一的王原祁病逝後,康熙令他提舉皇家畫院如意館,可見其藝術成就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