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后来,春越校派来催她去死的婢女提醒了她——她还有仇人在楚国京都,要是不能报仇,她的灵魂永远也不会得到宽恕。
所以,她才选择了回来。
“陛下,就是在这段时间,我深刻领悟到了身为女子,行走于这世间的万般艰辛。这世界未曾为她们铺设一条坦途,她们不仅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更需承受无端的指责与偏见。这个世界没有给她们足以活下去的路,还要被怨怼,女子无用。”
“男人可以任意妄为,反观女子,她们的言行举止,皆需小心翼翼,生怕逾越了由男性制定的无形界限,否则,便是大不敬,是离经叛道。”
“更令人唏嘘的是,若有女子凭借智慧与勤勉,积累了些许财富与地位,非但不能换来应有的尊重与安宁,反而会比男子更容易引来了无数贪婪的目光,企图以阴谋与暴力掠夺其所有。这世间,对女子的偏见与恶意,竟至如斯境地。”
季春的话语,如同春日末尾那缕温柔而不失坚韧的风,缓缓拂过姜景策的心田。她细细道来,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那些不公与辛酸,在她轻柔却坚定的叙述中,一一铺陈开来。
姜景策端坐其间,目光深邃而平和,仿佛一汪静谧的潭水,静静地接纳着每一滴落下的情感雨露。
她没奢望这番话会让这位帝王改变着一切,她只是在做,在把自己做的一切说出来。
“既然这浩瀚天地间,未给女子铺设一条独自绽放的坦途,那么,又有何理由去苛责那些在风雨中踉跄前行的她们,未能拥有世人眼中的那份‘独立’?”季春的话语,带着几分无奈,却也饱含力量,它们在空中轻轻回**,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虽远犹明,指引着方向。
姜景策的沉默,在这一刻显得尤为深长。他或许在思考,或许在共鸣,又或许,只是单纯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真实。
那天的夜晚很长,他们好像说了很久的话,直至天明,姜景策才悠悠起身,去处理昨日的一场风波。
京都风起云涌,姜景策是执棋的人,他以超凡的智慧与绝对强悍的手腕,巧妙地将一场即将掀翻朝堂的暗流悄然平息,季春和得以无碍。
正当京都的尘埃渐渐落定,边疆的烽火却以另一种形式悄然逼近。
经过激烈的鏖战,楚国惨胜,而战败的匈则派遣的使团,跨越千山万水,抵达了繁华的京都,请求和亲。
在季春和的劝说下,那位本应五年前便踏上和亲之路的珍惠公主,终于踏上了她本来的命途。
而这一切,对于白茉怜而言,却是如同晴天霹雳。珍惠公主素来待她极好,得知此事后,她心如刀绞。
她首先想到的是去找姜景策求情,可姜景策的沉默,如同冬日里最冷的寒风,彻底熄灭了她的希望之火。她知道,这件事情再也无法转圜了。
绝望之际,白茉怜找上了季春和。
“你真是歹毒心肠!她是金枝玉叶,却因你一句轻飘飘的话,便要远嫁他乡,承受无尽的孤独与苦难!你根本不配留在陛下身边!”白茉怜的声音在空旷的屋内回**。
季春和的目光如锋利的刀刃,缓缓划过面前这位义正言辞、面容坚毅的女人,嘴角勾起一抹复杂而冰冷的笑,那笑容中藏着太多未言明的情绪,如同冬日里初现的霜花,既美又寒。
“我曾经听白姑娘说过,你很是同情陛下,身居高位,无边孤寂;你也很能共情珍惠公主,因为她爱而不得,身在皇家却依旧天真。你知道吗,我真的很讨厌你,你很善良,可你的善良太傲慢了,你只能看到端坐高台的那些人的痛苦,至于其他人的痛苦,从来不会出现在你的眼里,可就是这样,你还用善良来标榜自己。”说到这里,季春和的声音微微一顿,眼中闪过讽刺。
她吵不过季春和,只得悻悻离去。
时光荏苒,转瞬又是一载春秋。
深宫之中,风云暗涌,却忽闻皇后竟自愿褪去凤冠霞帔,遁入空门,寻求那红尘之外的宁静致远。此举震惊朝野。
姜景策面对群臣的滔滔非议,他龙袍加身,目光如炬,毅然决然地宣布立季春和为新后。
岁月悠悠,转眼又是一年。
陈国静安王偷袭楚国,并劫走了楚国皇后。楚皇震怒,发誓要让陈国付出代价。
面对楚国士兵的重重围剿,静安王高喊:“不见吾妻,誓不投降。”
他的手里有前朝留下来象征着正统的玉玺,季春和在包围中来见他,他满手鲜血,轻轻为他的妻子戴上了发簪。弥留之际,他把可以救命的药给了她。
他死了,季春和戴着他的发簪,看着他从容赴死。
同年,皇帝亲率大军,誓师出征陈国,誓要一统河山,结束这分裂百年的乱世。战鼓雷动,铁马冰河,皇帝以雷霆万钧之势,破陈国坚城,胜利凯旋。
这一战,不仅改写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更为楚国铺就了一条通往大一统的辉煌之路。
从此,楚国国运昌盛,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共颂帝王之功。而季春和皇后,以她的智慧与慈爱,辅佐帝王,母仪天下,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贤后典范。
后来,在那个风雨飘摇的黄昏,季春和刚妥善安排好了所有人的归宿,送走了他们。
正在她准备转身离去,打算独自面对死亡时,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悄然出现在她的视线之中——不悟法师。
她也终于知晓,当年在她归家之际救自己的那个人,就是一直在陈国暗中帮助她的不悟法师。
不悟法师的身影在昏黄的夕阳下拉长,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穿越而来的行者,带着一身超脱世俗的气息。
直到这一刻,所有的疑惑与不解如同晨雾般被温暖的阳光驱散,她终于明白,那个在她最绝望无助时伸出援手,将她从黑暗深渊中拉出的英雄,竟是这位一直默默在她身后,以另一种方式守护她的不悟法师。
泪水毫无征兆地滑落脸颊,滚烫而炽烈,如同她此刻复杂难言的心情。她从未想过,那个总是在她心中留下淡淡禅香,却又遥不可及的身影,竟是她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人。原来,他为她所做的一切,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为了她,他甘愿舍弃红尘繁华,剃度出家,背负着世人的不解与误解,远走他乡,只为在暗中为她铺就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而这一切,她竟然全然不知,甚至差点将他遗忘在记忆的角落。季春和的心中充满了自责与愧疚,她仿佛能听见自己内心深处那声沉重的叹息,那是对过往无知的悔恨,也是对眼前这份深情厚谊的震撼与感激。
她热泪盈眶,这个人为了她剃度出家,背井离乡,而她竟然会忘记他。
不悟法师原来是徐国公的外孙,名叫徐斐言,因少时有佛缘,便自请出游,正巧碰见琴川战乱,他以徐国公外孙的身份,守住了岌岌可危的阳城。
安全之后,他悄然离开,却碰上了路边差点死掉的季春和,他陪她看病,带她归家,看着她一路艰险,终于为她遁入空门,远去陈国暗中守护她。
季春和在弥留之际,坦言自己从未爱过任何人,但她永远有愧于不悟,有愧于徐斐言。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