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銅鑼巷。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開門鼓一聲。
位於小巷最裏麵的汪氏館塾,又響起了讀書聲。
同在巷子裏的人家已經習慣了,幾個頑皮的孩子躥出家門,邁著靈活的步伐跑到了館塾的門口,懷著好奇朝裏麵張望。
也有大膽的小家夥直接湊到學堂的窗台下,鬼鬼祟祟地踮起腳尖,從打開的窗戶進行偷窺,又很快被先生教學的內容所吸引。
不知不覺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講台前,汪塵提起毛筆沾了沾石灰水,在自製的黑板上寫下了一個“山”字。
“這個字念山,大山的山,山川河流的山。”
不僅僅如此,他還用筆描繪出山脈高峰的畫麵,讓坐在下麵的學生們能夠更直觀的掌握這個字的含義。
這也算是汪塵開創式的教學方法,別的先生斷然不會的技藝。
寫山畫山,書海繪海,圖文結合生動有趣。
效果自然極佳。
一群孩子跟著誦讀:“山,大山,山川河流的山!”
童音稚語伴晨光,別有一番景致。
汪塵接著又教了兩個字,然後讓學生們對照《千字文》朗讀背誦。
他則手握書卷走出了教室。
那些藏在窗台下偷窺的孩子們頓時嚇了一跳,慌亂之下四散逃竄,個個如受驚的兔子。
隻有一名十歲左右的孩子沒有跑,噗通一聲跪在了汪塵的麵前:“先,先生,我想讀書,請您收小人當弟子吧!”
這個孩子黑瘦黑瘦的,衣衫襤褸頭發淩亂,一看就是那種食不果腹的貧民子弟。
清安縣不是什麽很富庶的地方,這樣的孩子在街麵上挺常見。
汪塵不動聲色地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黑瘦孩子鼓起勇氣抬頭回答道:“小人叫二狗,姓,姓陳。”
貧民取賤名再正常不過,汪塵不以為意,又問道:“那你能拿出束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