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安三年注定是個不平靜的年頭,十一月中旬,京城通往涿州的官道忽然被一支突然冒出來的軍隊截斷,順天府按察司和涿州按察司同時派人前往查探,結果被對方的火銃打的潰不成軍。
而對方在被錦衣衛驚動之後,立刻越過盧溝橋向東便門、左安門、永定門三個方向發動攻擊,打傷打死城軍民眾數百,又試圖用火炮擊破護城大陣。
好在護城大陣足夠牢固。
等到馬寶與新任順天知府陳敬廷趕到之後,形勢徹底逆轉,入寇賊軍被幾個眾人聯手屠戮近半,剩餘的大多精神崩潰跪地討饒,隻有一小部分四散奔逃不知去向。
趙崢得知消息時,戰事已經告一段落。
所以直到第二天他才搞清楚,原來這支軍隊就是七七事變時,陰謀挑起戰爭的河邊旅團。
於是他急忙上書要求將鬼子俘虜全部坑殺,再將其接觸過的所有事物進行消殺,以免重蹈真定僵屍菌覆轍。
朝廷對於坑殺鬼子倒是沒什麽異議,但卻希望能從中甄別出熟悉火器的匠人。
雖然以馬寶為首的地境、天階,對敵人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但前期的幾次接觸戰當中,引氣期的武者不借助地形的話,在三八大蓋麵前幾乎毫無用武之地。
即便是通玄境的武者,麵度槍林彈雨也隻能退避三舍,一個小心還會送了性命。
而那些開花炮彈,就更不是通玄境能抵禦的了。
這一戰可謂是徹底顛覆了朝廷對火器的認知,所以才希望能獲得製造這些火器的方式方法。
趙崢也是這時候才後知後覺,發現自己習慣了個人武力,竟然忘了發展火器。
於是他自告奮勇接下了這個差事。
一麵用十八般酷刑甄別鬼子專家,一麵搜尋大明現有的火器體係,看看雙方有多大的距離,需要什麽條件才能接軌。
結果一查才發現,原來萬曆初年的時候,就已經試製出燧發槍了,當時的朝廷甚至還嚐試將符篆的力量融入到火器當中,以對付那些沒法用物理手段超度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