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後台。
戲曲協會所在的休息室。
老會長金正明笑得滿臉褶子。
現在戲曲行業,正在得到年輕人關注,身為老戲曲人,他非常的欣慰。
下麵的人,也是笑容滿麵。
其中,最高興的當屬木偶戲的傳承人,蔣碧娥。
木偶戲除了牽絲戲以外,還有杖頭戲和布袋戲。
蔣碧娥年齡已過六旬,一手絲線木偶絕技出神入化,杖頭和布袋也技藝熟練,是當之無愧的木偶戲大師級人物。
“蔣老師,恭喜,恭喜啊!”
“這次算是讓你們木偶戲撿便宜了。”
“羨慕啊……”
麵對眾人羨慕的眼神,蔣碧娥不禁謙虛道:“我們木偶戲本來就是小眾戲曲,淩煙老師垂愛,寫了首關於我們戲曲的歌,對木偶戲來說,是件大功德了。”
有人點頭道:“確實,木偶戲表演難度高,提線木偶最簡單的操縱都要十六根線,這並不比傳統戲曲練習起來簡單。”
“這首《牽絲戲》,你們神神秘秘的,也不先給我們聽聽。”
“蔣老師本來就退休的,為了這首歌,親自出山表演,可以見得她對淩煙這首歌的認可。”
“這下我更好奇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
大家都是戲曲行業,雖然淩煙這次的歌,是為木偶戲寫的,但同樣是弘揚戲曲文化,他們羨慕的同時,自然感到高興。
而且,這次是戲曲協會的吳百玲和她女兒蘇煙雨合唱,戲曲圈娛樂圈結合,再加上網上的淩煙和畢嘉豪之爭。
所有人都隱隱有預感,這首歌的熱度恐怕會超乎想象的高!
“好了,你們也別羨慕,咱們戲曲行業一榮俱榮,現在關注度起來,大家的表演機會也多了。”老會長發話,然後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
他這一輩子的願望就是不讓戲曲行業斷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