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常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常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
“馬之千裏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才,鳴之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在別的仕子還苦心寫作的時候,陳嶽已經收筆了,這一百五十多字的文章落在了宋維光,以及這背後的大儒眼中,一個個震驚非常。
千裏馬懷才不遇!
沒有得到妥善的培養!
上麵的人感歎沒有遇到千裏馬!
這樣的文章,讓宋維光很受觸動,跟在宋維光背後的大儒們,也都感覺到了這不一樣的意味。
這一首馬說在韓愈書寫的時候,是雜說,成書的背景,在韓愈仕途不順,想要讓宰相提拔,但是宰相並沒有理會,因此讓韓愈在仕途上蹉跎多年,才有了這樣的一篇文章。
文章所抨擊的,傑出的人才沒有被當權者所任命,而現在陳嶽書寫,背景迥異,但是卻另有一個意味,那就是傑出的苗子,沒有被人妥善的培養。
“馬之千裏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文章起初之時,如同風雨驟至,收篇之時,煙波浩渺,寥寥短章,變化無常,庸耳俗目,盡在其中矣!”
宋維光連連品味之後,將陳嶽的文章收起,說道:“這一次的金花會上,有你的《蟬》,又有這一個《馬說》已經是大有收獲了,稍後等仕子們文章寫完,評定之後,你盡可為我舉薦!”
宋維光感覺,能寫出《馬說》的陳嶽,所舉薦的人物,那定然是千裏馬了。
與此同時,更讓宋維光上心的,是陳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