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兩人爭論的難解難分之際,魯肅不知何時已悄然出現在二人身旁。
他麵帶微笑,輕聲問道:“二位大人深夜雅興,不知所爭何事?可否讓魯某也一並聽聽?”
李斯與範蠡聞言,均是一愣,隨即李斯率先開口道:“商人不納稅,不好管控,盈餘虧損不方便管理,並且商人心中無國,且為富不仁。”
範蠡卻說道:“國庫充盈,方能更好地實施仁政,商賈之道也可以輔以法度來製衡。”
魯肅聽完二人的話後,先是對他們各自的觀點表示了理解,然後才緩緩開口。
“二位大人,深夜之中還能如此熱烈地討論國家大事,真是令人欽佩。李大人所言,商人若不納稅,確實難以管控,且其盈餘虧損不易掌握,更擔心他們心中無國,為富不仁。這些擔憂,皆是出於對國家與百姓的深切關懷。”
說罷,魯肅又轉向範蠡,繼續說道:“而範大人則認為,國庫充盈是實施仁政的基礎,商賈之道在合適的法度製衡下,亦能為國家帶來繁榮。此論亦有其道理,畢竟經濟乃國家之根本,商賈作為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其作用不可忽視。”
魯肅頓了頓,似乎在思考如何將兩人的觀點融合起來。
“其實,二位大人的觀點並非完全相悖,而是各有側重。”
“李大人強調的是法度的必要性與商人責任的承擔,而範大人則看重經濟繁榮對於國家與百姓的積極影響。在我看來,我們或許可以尋找一個平衡點,既保證國家稅收的穩定與商人的規範管理,又鼓勵商業發展,促進經濟繁榮。”
魯肅提出了一個建議:“我們可以製定更為完善的稅法,明確商人的納稅義務,同時加強市場監管,確保商人的經營活動合法合規。此外,還可以設立專門的機構來管理商人的盈餘與虧損,以便更好地掌握經濟動態,為國家決策提供有力支持。至於商人心中是否有國,為富是否不仁,這更多地取決於我們如何引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