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並沒有“顏氏四傑”的說法。
但從今以後便會有了。
像顏師古這種出身儒學世家,博覽群書,學問通博,長於文字訓詁、聲韻、校勘之學,對兩漢以來的經學史也十分熟悉的大才自是人傑。
殊不知他還有三個弟弟,同樣很出眾。
二弟顏相時和三弟顏勤禮如他一樣,都是弘文館學士。
其中顏勤禮工於篆籀,尤精訓詁。
四弟顏育德,任太子通事舍人,於司經校定經史。
必須得承認,這個士族的家學淵源,家風也很好。
杜荷既讓顏師古來寫《阿房宮賦》,還給他們兄弟四人這麽高的評價,也是有意采取“剛柔並濟”的策略。
琅琊王氏這幾世專心治學,又多在朝為官,還不像其他士族那般財力驚人,熱衷於聯姻或者合縱連橫,肯定是可以拉攏的對象。
如果說讓他們也捐一萬貫是一視同仁的話,那麽讓他們“雖敗猶榮”,而且給留了後路則算是網開一麵了。
接下來就看顏師古能否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了。
顏師古沉默許久,似有所悟道:“杜大人謬讚了!顏某冒昧地問一句,你給琅琊百姓擅加雜徭……”
杜荷言簡意賅道:“非圖一時之快,言盡於此,不宜多說。”
聽到這話,顏師古的抑鬱之情一掃而空道:“明日我便讓顏氏子弟同去采石,從此他們需為果腹而忙碌了。”
看來顏氏是真沒什麽錢了。
這對於他們而言又何嚐不是一件好事?
琅琊王氏躺在祖輩的積累上,吃了那麽久,連龍陽之好都吃出來了。
而且除了王宏曾擔任縣令外,其他難有什麽可用之才。
大多是誇誇其談,沽名釣譽之輩。
即使他不出手,他們也撐不了多久了,衰落早已注定。
杜荷親自將顏師古送到縣衙門口道:“顏大人,咱們長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