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於婧夢的關係,跟於婧瑤的關係真的非常非常好。”
“我說句公道話,鍾褚在法律層麵上,肯定是沒什麽問題的,但是在道德層次上,他確實有錯。”
“於婧瑤跳樓,可能跟他關係不大,但是不可能一點關係也沒有。”
“於婧夢真的需要他負責嗎?那也未必。”
“但是事情發生之後呢?你看看鍾褚的反應,說過一句好話嗎?有說過一聲對不起嗎?有過一次愧疚之情嗎?都沒有。”
“他從頭到尾都在推脫,都在解釋,這件事跟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才是於婧夢憤怒的真正原因。”
“於婧瑤發生這樣的事,跟於婧夢有關係嗎?是於婧夢害得她跳樓嗎?沒有。”
“可以說跟於婧夢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但是於婧夢卻相當自責,她認為,如果不是她允許於婧瑤見鍾褚,那麽她就不會見到鍾褚,也就不會喜歡上他,最後更不會為情跳樓。”
“這就是於婧夢跟鍾褚的區別。”
“於婧夢會自責,勇於承擔責任,但是鍾褚,隻會逃避,隻會詭辯。”
“自己最愛的一個妹妹,因為鍾褚,徹底變廢了,於婧夢能不恨鍾褚嗎?”
“你有沒有發現,去年的鍾褚,其實早就不是我們認識的鍾褚了。”
“我知道,他是因為家具廠的經營問題,性格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但是變了,就是變了。”
“他早就不再是我們心目中那個善良、仗義、低調,溫和的鍾褚。”
“當我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我都挺後悔幫於婧瑤了。”
“如果不是我把鍾褚的一切都告訴於婧瑤,她就不會以為自己已經很了解鍾褚了,然後對鍾褚抱有很大的希望。”
“於婧瑤跳樓,他身邊的人,我們都覺得自己有責任,都有後悔的事情,但唯獨,鍾褚這個當事人,他覺得他沒有任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