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能趨吉避凶

第81章 大炮和西域的求援

字體:16+-

當華朝全國上下都沉浸在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浪潮及科技創新的激流中時,兵部下屬的科研所也以其獨特的姿態,緊跟時代的步伐,不甘人後。這是一個充滿生機與變革的時代,每一個細微的進步都可能成為推動整個國家走向更加輝煌未來的強大動力。

科研所內,工匠們忙碌的身影與四濺的火花交織在一起,仿佛共同繪製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工業畫卷。他們或蹲或站,手中的工具飛舞,每一次敲打、每一次切割,都傾注了無盡的汗水與智慧。

這裏不僅有著對常規刀槍劍戟、弓箭、連弩、投石機等傳統武器的研究,更有著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炸彈、手榴彈、大炮等熱武器的研究。

這是一項足以改變戰爭形態的偉大事業,它意味著華朝即將邁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然而,受限於現今的材料、鋼鐵、機械加工製造能力,張循還無法讓工匠們製造出精密的火槍等現代化武器。但他深知,隻要能夠邁出熱武器這一步,未來的路將會更加寬廣,華朝的軍隊也將因此擁有更加強大的戰鬥力。

於是,張循決定先從最基礎的大炮入手。他深知,隻要能夠製造出大炮,就能瞄準對方城門、城樓等薄弱的地方進行轟炸,那麽華朝的軍隊就能像成吉思汗橫掃天下那樣,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對於大炮還一無所知,它們仿佛是來自遙遠未來的神秘武器。但張循卻不同,他來自後世,對於大炮的原理、構造、發射以及爆炸機製都有著大概的理解。

而且他還有係統進行推演,知道往哪個方向研究是正確的道路。這無疑是科研所最大的幸運,也是華朝科技飛速發展的秘密武器。

然而,研究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這個時代,沒有先進的機床,工匠們隻能采用一體澆鑄成型的方式來鑄造炮管。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炮管內部卻不夠精密,還需要手工打磨。這不僅費時費力,而且質量也難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