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科幻世界

第五百一十三章 第四種中微子

字體:16+-

“龐教授,你的意思是,理論上可能存在第四種中微子,這種中微子沒辦法通過Z玻色子衰變觀測到?”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實驗室內,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喬安華看著龐學林,皺眉道。

過去半年間,龐學林也沒閑著。

提出地球大炮工程的同時,也貢獻了不少數學、物理領域的頂級論文。

有些是他以前的科研成果,有些幹脆源自於係統獎勵。

因此,目前在科學界,龐學林的名號算的上響當當。

這也是他提出有可能存在第四種重中微子,喬安華沒有直接反駁的原因。

龐學林點頭微笑道:“按照我給出的模型計算結果,確實應該存在這樣一種重中微子。”

“可是……為什麽我們到現在都沒有發現這種中微子的存在?”

喬安華問到了問題的關鍵。

人類第一次探測到中微子,是1956年美國物理學家萊尼斯和科恩小組,利用薩瓦納河工廠的反應堆,進行的一次實驗。

實驗反應堆產生強大的中子流並伴有大量的β衰變,放射出電子和反中微子,反中微子轟擊水中的質子,產生中子和正電子,當中子和正電子進入到探測器中的靶液時,中子被吸收,正電子與負電子湮滅,產生高能γ射線,從而來判定反應的產生。

雖然反中微子通量高達每秒每平方厘米5×10的13次方個,但當時的探測記數每小時還不到3個。

1983年,物理學家在日本岐阜縣利用“切倫科夫輻射”原理建立了超級神岡探測器。

超級神岡探測器的主體部分是一個建設在地下1000米深處的巨大水罐,盛有約5萬噸高純度水,罐的內壁則附著1.1萬個光電倍增管,用來探測中微子穿過水中時發射出的切倫科夫光,從而捕捉到中微子的蹤跡。

所謂切倫科夫輻射是指當帶電粒子在介質中穿行時,其速度超過光在介質中的速度υ時就會發生切倫科夫輻射,發出切倫科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