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大炎皇宮。
今天格外熱鬧,據說是鼎鼎有名的齊行硯複官之後,在靜心齋授課,教導王公貴侯,吸引了不少官位在身的士子圍觀,以及翰林院侍讀,官署裏的官員。
陸鳴淵本來是不想去的,他這個人學了前半生,好不容易擺脫,且最討厭的事情無非兩件。
聽課和考試。
但是齊暮雪不知怎的,今天難得強硬了一回,非要拉著他去聽一聽,為了給個麵子,還是去後宮聽了聽。
靜心齋,乃是永安帝給國公府、侯府等世家門閥子弟設立的皇宮私塾,沒有一個寒門子弟在裏麵。
齊行硯是什麽人物。
在場沒有人是不清楚的,當然靜心齋裏麵時不時也會有其他大儒在裏麵授課,但齊行硯並非是普通的大儒。
確切的說,他齊行硯,除了大儒身份,除了前任盛京書院山長外,還有一層更重要的身份。
禮聖後人。
禮聖乃是古往今來的第三位聖人。
早在大炎立國之前,甚至是前朝大周先祖立國之際,便已經存在。
禮聖的學說,哪怕是現在的諸國都在運用,國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要“尊禮樂,塑秩序”,包括君臣相交之道,如今的大部分官製,都與有關,其主張“博愛兼愛”。
即使後世的儒聖也有指出起不足之處,但不可否認的是,禮聖的地位極高。
在禮聖成聖的那一年,被大周天子封為國師,享配太廟。
而禮聖座下有七大弟子,布道四方,傳布“禮學”,而他自己自從布道天下,讓手下各大弟子出去傳道之後,至今不知所蹤。
齊行硯是大弟子一脈,而大弟子恰好又是禮聖之子,所以說他是儒聖後裔倒也沒有任何爭議。
事實上,齊家並沒有那麽一帆風順,經曆了千年,幾經沒落,僅靠聖人的餘蔭庇佑,靠朝廷的俸祿維持生計,跟寒門沒什麽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