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香港電影…
沈良印象中,2023年之後,香港電影在內地徹底崩盤!
《潛行》《爆裂點》《新秩序》三連撲…
黑色喜劇的《臨時劫案》挺受期待,結果電影上映後也不太行。
上映22天票房剛破2億,其實不能算特別失敗,但就像現在香港電影一樣票房在兩三億之間,上不上下不下的,和巨星雲集的香港大片定位明顯不搭。
《臨時劫案》這部電影本身,描寫底層人生,有《兩杆大煙槍》那個味,演技都在線,但劇本隻能支撐到前30分鍾,後段發力不夠,未有達到觀眾的期望值,無法有那種回味,就是看就看了不會看第二遍。
這也是這兩年香港電影的問題,甚至熱鬧都有點熱鬧不起來了。
就連劉得華都不行了!
市場表現最好的《金手指》,累計總票房也還不到6億人民幣,評分也才剛剛突破6.0分。
事實上,最開始北上的電影人錯過了最佳的十年2000年到2010年!
這十年是內地是商業電影起步階段,內地電影人跟香港這幫商業電影發家的電影人完全沒得比!
但這幫人沒轉變思維,覺得內地比較落後,隨便應付就行。於是在這十年期間,拍了多少打著明星和大片旗號的爛片,簡直數不勝數。
硬生生把內地觀眾的耐心折磨殆盡…
2010年之後,內地的新一批影視人員漸漸摸索到適合內地觀眾的手法,也逐漸成為新的商業片導演,觀眾也逐漸不再迷信香港明星,而是更偏向內地演員。
再過十年,不僅香港電影,好萊塢電影也逐漸在內地市場不再吃香…
當然,現在是2017年,香港電影也算死而不僵,每年都會有一兩部作品拔尖,《葉問》係列、《寒戰》係列、《追龍》、《無雙》、《掃毒2》、《拆彈專家2》、《怒火·重案》…
沈良挺喜歡《怒火·重案》的,他就想代表邱剛敖問一句張崇邦:有個叫馬軍的一拳把疑犯打成白癡,當時整個警隊都在保他,你告訴我,什麽是對,什麽是錯?我殺的那個是Du販…你讓我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