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麽說我可不信。”
江華笑了笑:“你不信我也沒有辦法呀。”
“那你怎麽肯定您成立的新發地能得到發展?”
“做生意沒有百分之百盈利的。”江華聳聳肩膀:“當時看報紙,報紙上連篇累牘的是城市居民吃菜難的問題,一個普通人會跟著報紙抱怨兩句,而一個有眼力的商人,會覺得這是一股商機。”
“所有的成功商人都是這樣子,先看到商機,然後再去進行工作。”江華強調的說:“不是說,我先從事一個行業,然後再去尋找商機。”
“可是現實當中有很多商人都是這個樣子的,先成立公司,從事某一個行業,然後再去尋找訂單。”
江華笑著搖搖頭:“所以我剛才說了,一個成功的商人是這麽做的。”
江華接著說:“剛剛你也說了,我吞並了很多國企,但是你沒有調查到,我並沒有主動去吞並這些企業,這是上級硬塞給我的,為了妥善安置那些工人,並且處理這些公司的債務。”
“那難道就沒有好處嗎?”
“當然有好處了。”江華理所當然的說:“成熟有經驗的工人,一定的科研力量,以及不值錢的地皮和設備。”
“地皮還有不值錢的嗎?”
“當然啦,那時候地皮真的是一文不值。”江華點點頭:“這麽說吧,我為那些破產企業還的貸款,足夠我在那時候圈一塊地皮,重新建立一個地級市。”
“而且我告訴你,我一開始並沒有從事製造業的念頭,開始我隻有一家研究所,我準備走貝爾實驗室的路,跟企業進行技術授權,誰知道領導硬塞給我這麽多企業,也不能浪費啊,要妥善安置那些工人,給他們找一個飯碗,所以我隻能把企業繼續經營下去。”
“為什麽會把破產的企業塞給你?”
“那時候我有錢啊。”江華笑了笑:“再加上我的背景要擺在這裏,這事兒我敢說個不字,回家我爹得把我腿打斷,這就是我的背景帶給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