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闡述的是事實。
此時建奴應該做的是舔傷口,抵擋林丹汗與孫承宗的壓力,更加賣力的壓榨朝鮮,積蓄力量等待下一次的出兵。
若是此時強行催動大軍出征開戰,帶來的損失與影響,不亞於給自己肚子上來一刀!
可皇太極不這麽看“二哥,這麽多年來,明軍麵對我大金勇士的時候,早就被打沒了脾氣,望風而逃者不計其數。這是我大金的威名,也是優勢。”
“陳然不一樣,他非但不逃,還膽敢與我大金正麵對抗。”
猶豫了下,皇太極終於還是說出了口“他還能打贏!若是讓其繼續下去,必然會嚴重損害大金的威望,鼓舞其他明軍與大軍對抗。”
沒說出來的是,以明國的人口與經濟體量來說,若是所有明軍都在此人的鼓舞下,膽敢與大金對抗,哪怕是十比一的消耗比例,那大金也必然耗不過人家!
“所以,一如渾河岸邊的浙兵與川兵,哪怕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消滅他!”
阿敏陷入了糾結之中。
能成為四大貝勒之一,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愛新覺羅家族遠支的代表,更是個人能力的體現。
皇太極都懂得的道理,他當然也懂。
像是陳然這等敢戰的兵馬,是一定要不惜代價消滅的。
可問題是,真要是全軍出動去消滅陳然,皇太極本來已經動搖了的威望,立馬就會大熾!
皇太極想要獨掌大權的野心,他早就知道了。
若是成功掌權,對大金或許有好處,可對他阿敏來說,那就是死路一條!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為了自己,阿敏也不能讓這次的出兵成功。
略作沉吟,阿敏出言“大汗,打是要打的,可全軍而出,大金的家底可撐不住。”
動輒數萬的大軍出征,哪裏會像是小說裏寫的那邊,輕飄飄的一筆‘百萬大軍圍攻村子’就能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