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薑嬤嬤帶著晴天送給秦鶴軒的小核桃坐車回京城去了。
葉東明也被小童扶著上了車回縣城去了。
東屋的男人們也醉倒了幾個。
葉娟兒過去看了一眼,見自家男人四仰八叉地躺在炕上打呼嚕。
“嫂子,讓他先跟你家睡吧,酒醒了自己知道回去。”
誰知劉全聽到她的聲音,一骨碌爬起來道:“我,我沒醉,下、下午輪、輪到咱家澆地呢!”
葉老大見狀立刻上前搭把手,幫葉娟兒一起把劉全扶回了家。
他晌午也陪著喝了不少,但好像還沒醉,隻是臉有些紅,送完劉全回家就開始拚命往葉大嫂身邊湊。
“哎呀,我幹活兒呢,你躲開點兒!”葉大嫂伸手推他。
葉三嫂見狀捂著嘴直笑:“大嫂快把大哥帶回屋吧!”
葉大嫂臉有點紅,葉老大一旦喝多了就有粘人的毛病。
家裏人這麽多年,自然也都知道這一點。
“這人真是的,也不知道少喝點兒!”
葉大嫂嘴裏嗔怪著,卻還是扶著葉大哥回了房間。
葉二嫂一把拉住想要跟著進屋的晴天。
“晴天,秦小少爺不是給你一個冊子,大哥教你背詩好不好?”
“好啊!”晴天點頭,“但冊子在行李裏,要找娘要。”
得,還是要去找葉大嫂。
冊子要過來之後,葉昌瑞便帶著晴天,來到門口的柿子樹下,翻開第一頁,教她讀了起來。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白日依三盡……”
“不是三,是山,大山的山。”
兩個人教一句,學一句,氣氛融洽得很。
葉老太太在屋裏聽到外麵念詩的聲音,也是一臉欣慰。
“若是其他幾個小子也都像昌瑞一樣喜歡讀書就好了。”
葉三嫂正在收拾桌上的碗盤,聞言道:“誰說不是呢,我家這兩個,但凡有一個能像昌瑞這樣,我就燒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