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世間百態,無奇不有。有人暗中行竊,有人公然強取,更有人自知無力守護,便選擇將手中之物公之於眾,以拍賣之名,行易主之實。
隨著日子逐漸逼近,那些未能得到拜帖或不幸遺失拜帖,卻又心懷不甘之人,往往選擇了一條更為極端的道路——在通往鳴沙的漫漫長路上,化身為劫匪,意圖通過暴力手段奪取他人的拜帖。
因此,盡管這一路上,同道中人絡繹不絕,皆是為了那即將舉行的收徒大典而來,但彼此之間卻都保持著一種微妙的距離,相互警惕,甚至連基本的交流都顯得極為罕見。
誰又能知曉,與你並肩而行的那位,是否正是假借拜帖之名,刻意接近你,意圖對你圖謀不軌的賊人?
行人匆匆,各自為戰,獨行者的身影在夕陽下拉得老長,仿佛預示著這條通往鳴沙的道路,充滿了未知與危險。
自天紫蟲洞悄然離去已有四日之久,袁宏亮原以為殷家的尋釁者會如潮水般洶湧而至,畢竟那殷野王的名頭在江湖上如雷貫耳,誰人不曉。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四日來竟無一殷家之人前來滋事。
袁宏亮心中暗自忖度,殷野王的威名他自然心知肚明,這也是他當初對那小子手下留情的原因之一。殷家勢力龐大,若是真的惹惱了他們,要查到自己的行蹤並不難。屆時,一旦真的遭到他們的追殺,那可就真的陷入了絕境,再無回旋的餘地。
然而,袁宏亮並非懼怕殷家,而是深知此刻不宜樹敵過多。他心中有著更為重要的事情要去追尋——母親的下落依然杳無音信,父親的安危也讓他憂心忡忡。在這風雨飄搖的江湖中,他必須謹慎行事,既要保護自己,又要尋回失散的親人。
然而,在這平靜得近乎詭異的時刻,袁宏亮心中卻泛起一絲疑惑。他望向周圍,街道空**,連往日那些喜歡找茬的小角色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輕歎一聲,搖了搖頭,將這份異樣拋之腦後。畢竟,沒有麻煩,不正合他此刻的心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