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家父董卓,有請大漢赴死!

第38章 小女,蔡琰。

字體:16+-

洛陽,蔡府。

曆史上的蔡邕記載是董卓征召而來,可是當時的蔡邕並不在洛陽,而他上任的時間卻記載得很唐突。

就算快馬加鞭而來,也不可能短短幾日就來洛陽赴任。

何況蔡邕這次來洛陽還是拖家帶口,怎麽也得半個多月,想那王允,現在還在路上。

這次穿越,也證實了董武的想法。

蔡邕因為替靈帝改革失敗,成了靈帝堵住世家嘴的替罪羊發配涼州。

途中經過河東,而蔡邕也是在河東被救,那個救蔡邕的人其實就是他現在這個便宜父親董卓。

也是因為這層關係,蔡邕才願意幫助董卓。

得知董卓入京的消息,蔡邕第一時間便抵達了洛陽。

史書上這麽寫,不過是因為蔡邕的身份。

他可是東漢的大儒士,一個大儒士為董卓效力,這說出來就是打他們儒生的臉。

所以,史書上有關蔡邕這一段的內容含糊其辭。

董武下了馬,提出自己釀造的葡萄酒。

這葡萄還是段煨給他送的,畢竟給了段煨那麽大的人情。

丟失輜重可是大罪!

就算是西涼段氏在西涼勢大,但在大漢眾多世家之中,也就是個二三流世家,與河東衛家相提並論。

“公子武。”

董武自報家門,蔡府的門衛對於董武也不陌生,立即將其領進去。

蔡邕早就準備好了宴席,見到董武到來,急忙起身迎了出來。

“蔡先生!”

看著眼前慈眉善目的蔡邕,董武彬彬有禮道。

“公子免禮,請坐!”

蔡邕客氣地招呼董武坐下。

“不愧是董司空的兒子,現在越來越有司空的風範了。”蔡邕感慨道。

“哪裏哪裏,先生謬讚了。”董武擺手謙虛道。

“小侄帶了兩壇自釀的葡萄酒,希望蔡先生不嫌棄。”董武將兩個裝滿葡萄酒的木匣子遞向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