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裏,李大妮正張羅著讓裴二嫂和裴三嫂進廚房去端菜。
今天老裴家吃得比過年還豐盛,紅燒豬蹄膀、魚頭豆腐湯、西紅柿炒雞蛋、辣椒炒臘肉、蒸臘腸、小雞燉蘑菇、血鴨、豆角炒茄子、拍黃瓜、花生米湊了個十全十美。
滿滿當當地擺了一桌。
“哎喲!親家!可算來啦。”李大妮從廚房出來,解下圍裙,笑得見牙不見眼地招呼著阮家人。
阮爸爸雖然是鋼鐵廠的副廠長,可向來節儉慣了,看到一桌菜立馬陷入了自責,跟李大妮寒暄起來,“親家,我們這次來得匆忙,也沒帶什麽東西,這菜,破費了啊。”
“親家說的哪裏話。”李大妮肯定也是進修過了的,嘴裏那話一套一套的,“念念啊,我一看到,就像看到親閨女一樣,你們還要帶什麽東西啊,我稀罕念念這閨女稀罕得不得了,要不怎麽說還是親家你們城裏人會教孩子呢。”
一句話把阮爸爸和阮媽媽說得飄飄然的。
在事業上,他們盡自己的努力做到了最好,要是有人誇,他們隻覺得沒什麽,付出了之後的收獲罷了。
但是在教養孩子上麵。
或許是越缺什麽越想要得到什麽。
就說他們家三個孩子,大女兒按部就班地長大嫁人,又體貼又溫柔,從來不給他們添麻煩,兒子成熟穩重,從小到大需要他們操心的地方也非常少,除了到24歲才相看對象之外,沒其他毛病。
隻有小女兒,從小被一家人捧在手心裏,又任性又軟弱,也不知道這兩種極端的性子是怎麽完美地結合在她身上的,阮爸爸和阮媽媽有心掰正,孩子卻已經大了,用盡了辦法都無濟於事。
如今聽到李大妮誇阮念念,阮家父母那顆心啊,恨不得引李大妮為知己。
一時間互相吹捧起來,把搬完東西以為可以開飯的孩子們饞得直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