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之後,就該選秀了。
晏九黎未曾真正成親,登基後前那幾個麵首個個身份特殊,不是西陵攝政王麾下將軍,就是齊國待考的學子,根本沒有一個真正的麵首。
所以登基之後,她的後宮空無一人。
然而鑒於西陵攝政王剛送來的大禮,齊國朝臣們有心請柬皇上充盈後宮,卻都不知該如何開口。
除了看在豐厚大禮的份上,他們也擔心那位攝政王會有太強的占有欲。
皇上若有三宮六院,會不會惹惱那個人,從而影響到兩個剛結盟的關係?
可皇上三宮六院本就是祖製。
除了綿延子嗣之外,也是為了平衡朝堂勢力。
當即皇上是女子,無法做到跟其他皇帝一樣子嗣豐厚——畢竟男人不能生孩子,就算後宮有再多人,她一個人也生不了幾個。
何況剛登基的皇帝,肯定要以政務為主。
但平衡勢力是必須的,新帝需要籠絡朝中大臣,隻有利益捆綁,結為姻親,才能讓重臣心甘情願為她所用。
大臣們等啊等,猶豫再猶豫,三思再三思,終於還是在九月裏上了奏折,請求充盈後宮。
折子不止一份,上奏的也不止一個大臣。
但晏九黎全部充耳不聞,她現在一心在國事上,對男色毫無興趣。
九月秋闈,是齊國各地學子考試的月份。
晏九黎提前下了嚴令,必須嚴厲杜絕所有科舉舞弊的事情發生,若是查到誰徇私舞弊,徇私的主考官和舞弊學子及其家人全部流放,決不輕饒。
然而偏偏有人不知死活,非要頂風作案。
榮寧大長公主暗中收買地方學子,意圖在朝堂上培養人手,沒等來年春闈和殿試,隻在十月放榜時,北寧府就有學子聯合彈劾六人舞弊,並寫了狀子直接告到皇城。
一來因為皇帝三令五申,抓到舞弊從重處置;二來皇上沒登基之前,在民間就已聖名遠播,去年散財於貧寒之家和貧苦學子,此次參加秋闈的學子之中不乏受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