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船廠通古今,嬌養的王爺登基了

第5章 海上反攻前夕

字體:16+-

“聽說,廠子要賣了,是嗎?”

“是啊!早就沒有人過來了,荒廢這麽多年,苦了那兩個孩子。”

“沒聽說要賣啊!”

“都支付不起租金了,還不賣啊!”

“這些工人是幹什麽的?不就是把能賣的都賣出嗎?”

“說的是,我看啊,他們這裏有些零件,鋼鐵什麽的,也能賣不少錢,要不,咱們晚上過來看看。”

“幹嘛,你們要偷啊!”

“這怎麽叫偷呢,都要成廢品了,我們隻是幫忙廢物利用,不能浪費。”

近乎百名工人將船整理好之後,便拖運走了,從技術層麵上講,是一件非常大且精細的工程。

經過很久的忙碌之後,蘇蘇終於可以有時間去搞糧食。

批發大量的糧食都是去糧庫,這對於蘇蘇來說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她住的地方算得上是小縣城,並沒有什麽糧庫,而且去糧庫需要一些手續,這很不方便。

普通的麵粉廠、米廠或者糧食批發市場是蘇蘇的最佳選擇。

蘇蘇借了一輛三蹦子來到縣城最大的糧食批發市場。

蘇蘇大致計算了一下,那可是70萬人口,不是70個!

從未買過這麽大量的食物,總要參照一個標準。

曆史記載,宋朝以前古人每天吃兩頓,到了宋朝之後,物資豐富了,才改成一天三頓,按照現在的統計學所說,現代人差不多平均每人一天1.3斤糧食,儲備糧是按照每人每天1斤的標準來儲備的。

現在想想14億人口,每天光是吃......果然靠山山會倒,自己才能養得起自己,雜交水稻偉大!

70萬人,需要70萬斤米,一斤米2元,需要140萬,還需要買幾十萬斤的麵,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有句老話,叫做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錢再多,經不起量大。

蘇蘇到了糧食批發市場,找的不是新米,新米貴,買不了太多,訂購了一些去年的陳米,量大便宜,即使是這樣的陳米放在古代也是難得的精致。陳米每斤1元,麵也是如此,每斤0.5元,這麽算下來,量級已經夠引人注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