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楚霄答應簽署軍令狀的那一刻開始,他與李青山,趙賀之間便已經是不死不休的結局。
楚霄不是什麽善男信女,他也不會因為雙方之間的同僚關係而對對方手下留情。
區區一個麒麟會而已,邪教組織還妄圖在民間立足,想要抓到他們的把柄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楚霄之所以願意留在周國,一方麵是希望能夠借助周國不斷擴充的國力報複楚國,為當初遭受了不公平對待的原主報仇。
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報償武瞾的知遇之恩,希望能夠幫助周國成為真正的一方霸主。
君以國士之禮相待,我必以國士之禮報償。
楚霄當初的許諾絕非隻是說說而已。
他是真的有心回報周國,回報女帝。
但這並不代表他就可以一味容忍李青山之流的步步緊逼。
對於他們的迫害視而不見!
李青山三番兩次刻意與他發生矛盾,今天更是揚言自己不便插手此事。
楚霄是何等樣的性格?他豈會讓李青山就此如願?
見楚霄答應簽署軍令狀,李青山,趙賀等人的臉上或多或少都流露出了一絲陰謀得逞的笑容。
武瞾自知是計,於是當即說道:“麒麟之亂涉及國事,不應如此草率施為,立什麽軍令狀,朕覺得沒有這個必要!”
“陛下,楚太傅想要插手我周國內政,那就必須要有一個賭注才行,否則若是日後我周國再度昌盛,各國全都送來質子,那我周國未來的國事又該由誰來定奪?”
“是由陛下,還是由這些所謂的太傅之流啊!”
李青山今天性情大變,全然不顧武瞾的顏麵,說起話來夾槍帶棒,就連平日裏將他奉為意見領袖的那些同僚現在也不敢插嘴此事,同時心中都還在暗暗揣度,不知道這位李大人性情為何突然變得如此耿直,不懂進退?
武瞾聞言,冷笑一聲:“李大人,朕看你是禮部尚書擔任的太久,已經忘記尊卑秩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