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了拍穆引月的肩頭,“月兒,此事怪不得你,誰能知道那畜生不如的東西會這般包藏禍心,何況追根究底,隻怕是因為為父和你喬伯伯的交情,讓他順著盯上了穆家,選了你。”
穆靖南說的喬伯伯,是以前的臨安伯兼戶部左侍郎喬誌明。
此人是穆靖南的發小至交,其女還和穆家定了親事,也正是那樁貪汙案先前明麵上的直接禍首。
正因為穆靖南與之私交甚篤親如一家,這才被宋家盯上。
這點,穆引月也知道,事到如今,論誰對誰錯沒有任何意義。
穆引月道:“不說這些,父親,我對這件案子知道的不多,隻偶然知道是宋家的陷害,具體的不清楚,你先跟我說說這件案子你所知道的情況,看看可有什麽遺漏的線索可以用?”
穆靖南這才將案子的前因後果和穆引月道出。
前年秋天,勃北郡因幹旱和蝗災顆粒無收,以至於旱災四起民不聊生,出現了易子而食的地步。
皇帝派即將接掌戶部的左侍郎喬誌明帶人前往賑災,從全國各大糧倉調集萬擔糧食,撥款百萬,然而非但沒有平息那場旱災,反而導致民亂迭起。
賑災還沒完,整個勃北郡都亂了,死了很多人。
朝廷派兵鎮壓亂局後,得知之所以引起這麽大的民亂,是因為賑災不到位。
不僅賑災的銀子到災民手裏不到十之一二,連糧食也少得可憐,其中還摻了沙子,這才讓災民逆反,怨懟朝廷。
皇帝還沒問責,喬誌明就自殺了。
皇帝氣得將喬家舉族誅滅,但是抄了喬家卻沒見到賑災款,皇帝便派人追殺賑災款的去向,令心腹範佑臣為欽差主理,徹查這樁貪汙大案。
經過幾個月的追查,查到喬誌明自殺前留下的賬本和認罪書,然而範佑臣剛查到這些,來不及上報就被滅口了,賬本和認罪書也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