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月華理都沒理她,直接快步走到比賽站的位置上。
醫院為了這次比賽,特意請了一些馬上出院的傷員配合。
蘇月華麵前躺著的是一位非常年輕的小戰士。
小戰士一看見蘇月華臉刷的一下就紅了。
隨著一聲清脆的哨響,比賽正式開始。
第一項是心肺複蘇,隻要按照標準動作做,基本沒有難度。
蘇月華蹲下身在小戰士的胸腔上熟練地按壓著。
輕吹的哨聲再次響起,比賽結束,台上二十名選手,被淘汰五名。
蘇月華瞥了一眼站在她旁邊的方麗娜,剛好看見方麗娜投來挑釁的目光,她直接無視。
有時,對待對手最好的打擊並非言語上的攻擊或行為挑釁,而是一種深沉而有力的無視。
比賽第二項傷員包紮,這項不光要比技術還有比速度,畢竟是軍區醫院,搶救傷員時講究的是速度,時間就是生命,不能跟大姑娘繡花一樣。
包紮技術蘇月華沒得說,隻是這速度不行,為此這兩天她一直在家裏偷偷練習。
哨聲一響,大家同時拿起紗布,往請來配合的同誌身上纏繞。
蘇月華第一個完成本場比賽指定包紮任務。
緊接著就是方麗娜,她看蘇月華第一個完成比賽,整張臉瞬間僵住了。
評委最後根據台上選手包紮的速度、鬆緊度還有美觀來評判。
最後留下了蘇月華、方麗娜,還有一位其他科室年齡稍長的護士。
最後就是靜脈輸液,也是本場比較決戰勝利的關鍵。
蘇月華對著麵前的小戰士柔聲說道:“一會可能會有點疼,等我比賽結束請你吃糖。”
她的聲音在這個嘈雜的禮堂裏,顯得格外好聽,就好像輕柔的羽毛吹進了小戰士的耳裏,讓他連帶著耳根子都紅了。
哨聲一響,蘇月華迅速拿起棉簽消毒、找準位置、進針……幾乎在眨眼間,針頭就穩穩地進入了血管。